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刘雪庵的音乐创作。

【答案】有根据古诗词创作的《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现代诗题材《飘零的落花》、《亡三部曲》的《出发》、《前线去》、《长城谣》等。以及电影《孤岛天堂》的主题歌等。

器乐作品有受到齐尔品较高评价的《中国组曲》,根据琵琶曲为题材写的《南来雁》,展。40年代,为话剧《屈原》配乐。

2. 简述聂耳作品的历史意义。

【答案】聂耳的救亡歌曲在中国三十年代的抗日救亡时期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毕业歌》(1934年)、《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等,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歌曲,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和为祖国而战斗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各阶层群众的抗敌意志。聂耳在音乐创作中,既吸取了外国音乐的因素,又充分运用中国民间劳动歌曲、山歌小调等形式、结构。他既向已有的音乐文化学习,又直接向生活汲取。如到码头、工厂观察了解群众的生活,亲身体验他们沉重的生活节奏,倾听他们痛苦的呻吟、愤怒的呐喊和不平的申诉。因此,他的歌曲不仅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富于大众的情调,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聂耳的群众歌曲,大多采用左翼文化工作者充满激情和战斗号召的革命诗篇作歌词。他成功地创造了一种适于这种新诗的歌曲形式。其主要特征有四个方面。

(1)非方整性的曲体结构。这种结构,以短小的动机或乐句作为基础加以发展,整首歌曲音乐的各部分呈不对等状态,从而使音乐富于动力性和节奏感。

(2)丰富、多变的句式。聂耳群众歌曲的乐句长短不定,不拘一格。因此有着多种多样的发展变化。

(3)突出地使用短句,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造成急促的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

(4)巧用休止。在他的群众歌曲中不仅常用前后半拍的短暂休止,而且在旋律进行中常有意外的中顿。这对音乐的强劲气质和紧迫感的创造,有很好的效果。这一切都较好地与其所选的歌词相配合、相发挥,真切地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呼唤、呐喊、冲锋、拼搏的时代气质。

聂耳的群众歌曲除了抗日救亡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些是描写国内外反动势力压迫下的工农大众、尤其是工人群众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的。如《大路歌》(1934年)、《开路先锋》(1934年)、《码头工人》(1934年)等都是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它们不仅生动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苦难,表现了他们的愤恨和反抗,同时,这此作品也充满了力量、信心、毅力和乐观的气质。

从而聂耳就在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准确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觉悟的、斗争着的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象。聂耳的群众歌曲不仅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巨大的社会现实斗争的意义,也对中国歌曲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尤其是在歌曲创作方法、艺术形式的创造,对新时代的反映、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创造。如《码头工人》采取两个基本曲调分别予以发展变化:一个基本保持原曲调音乐形态,另一个有较多展开与变化; 两个曲调及其变化展开体作交织性连接处理,这是聂耳在群众歌曲中对较复杂的音乐结构的一种独特的创造。此外,为了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而在其中加入短暂、有力的说白,为了处理好歌词中连续出现的短词句而连续配之以多个短促的曲调,都是神来之笔,既恰到好处,又令音乐顿生光彩,极富创造性。聂耳的群众歌曲影响广泛深远。许多同时代和其后的作曲家,都从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经验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如张曙的《保卫国土》、《车夫曲》等歌曲中,就有着聂耳救亡歌曲和劳动歌曲的鲜明印迹。

3. 江定仙音乐创作。

【答案】早期创作主要在声乐领域,主要代表作有《恋歌》《岁月悠悠》《静境》,女声合唱《春晚》等,钢琴作品《摇篮曲》,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学者风味,即感情的抒发要服从于技法精湛、结构严谨的要求,抗战期间,曾写了一些群众性的抗日歌曲。如《打杀汉奸》等。

二、论述题

4. 概述越剧的形成、发展和改革。

【答案】(1)越剧的形成

越剧由原来是浙江峡县名叫“的笃斑”的一种从“落地唱书调”的说唱转变而来。

(2)越剧的发展

①越剧最初完全由男性演员上台表演。

②五四运动前后进入上海,越剧开始吸收京剧、绍剧等传统剧种的表演形式,增加了丝弦伴奏,逐渐扩大规模,改进表演技术,当时称之为“绍兴文戏”。

③20世纪20年代初期,开始试办女子班。

④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抗战爆发后,逐渐转变为全部以女演员来表演的剧种。

(3)越剧的改革

①在越剧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以筱丹桂、袁雪芬等人所组织的“丹桂剧团”和“雪声剧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袁雪芬等人曾邀请一些话剧工作者参加越剧的编导工作,并对舞台装置、化妆、服装以及音乐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全面的改革。

②袁雪芬邀请了作曲家刘如曾以及音乐家谭抒真、黄贻钧等人,参加有关越剧的音乐改革。 ③袁雪芬等人将原来“绍兴文戏”这个名称改为“越剧”,并通过《梁祝哀史》等剧目的演出,奠定了越剧改革的基础。

④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袁雪芬等人在“国统区”民主运动和进步文艺的影响下,演出了

《祥林嫂》《山河恋》《寒夜曲》等新戏,深受群众的欢迎。

5. 简述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儿童歌舞剧的特点和成就。

【答案】(1)儿童歌舞音乐

①特点:篇幅比较短小,情节比较简单,完全没有说白的歌舞表演; 歌词语言的高度口语化; 旋律进行的优美动听、平易通顺。

②成就

代表作品有:《可怜的秋香》《三个小宝宝》《老虎叫门》《寒衣曲》《好朋友来了》《谁和我玩》《努力》《蝴蝶姑娘》等。

(2)儿童歌舞剧

①特点:篇幅稍大,有人物、有情节,歌舞与说白相结合的小型歌舞剧。

②成就

代表作品有:《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三蝴蝶》《春天的快乐》《小小画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