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4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小报”

【答案】小报始见于宋代,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标志着民间办报的开端和封建官报大一统局面的终结。流行于社会上的“小报”并非出于一家之手,“小报”只是当时人对这种类型的非官方报纸的习惯性称呼,是邸报的一种补充,没有自己的言论。小报的特点主要有:①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 ②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开始称为“单状”; ③发行人为进奏官、使臣或“书肆之家”,也有赖以为生的专门刺探消息者; ④信息灵通,时效性较强,报官报所未报,也有虚假信息; ⑤读者范围广,既有手抄,也有印刷; ⑥屡遭查禁,但屡禁不止。

2. 时务体

【答案】时务体是指中国近代史上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报刊政治家在写作中形成的一种报章文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政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时务文体”。这种新文体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3. 台湾《苹果日报》

【答案】台湾目前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于2003年5月2日在台北创刊,给台湾报业带来的冲击,被岛上报人称之为强烈的“苹果冲击波”。《苹果日报》十分注重社会新闻,一版头条常常是社会新闻,一改《中国时报》、《联合报》多以政治大事作为头条新闻的风格。报社要求记者用最快速度,将现场侧面或事件新闻带回编辑部; 一旦发生重要事情,记者“要比警察更早到达现场。”

4. 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案】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指1956年出版的施拉姆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提到的当时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