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成报》

【答案】《成报》是香港的一份较重要的商业报纸,1939年5月1日创刊,由何文法、何文允、汪玉亭、李凡夫、陈平等人合股创办。该报初期每天一大张,以副刊取胜,出版半年后,在香港己经十分畅销。香港沦陷后停刊。抗战胜利后复刊,初创即很畅销。该报坚持以“在商言商”为经营宗旨,读者以文员、职员等白领阶层为主。1954年起,《成报》连续20多年成为香港销量最大的报纸。该报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发行海外版。

2. 报房《京报》

【答案】报房《京报》是指由北京的民营报房定期印刷出版、公开销售于民间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报纸。它发端于明末,盛于清代。报房《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京报上偶尔还刊登过文选单、武选单、鼎甲单和朝审犯人勾到单之类的稿件,为读者提供锉叙、科举和司法等方面的信息。在近代化报纸产生以前,民间报房出版的这种京报,是臣民们获知朝政和国家大事的主要消息来源。报房《京报》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也是中国古代报纸的最完各形式。

3. 《中国丛报》

【答案】《中国丛报》是1832年5月创办于广州的一份英文报刊。它是第一批外文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影响最大的。该刊是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倡议,广州美商同孚洋行老板奥立芬提供资金,在美国传教十裨治文的主持下创办的。其办报宗旨是:向西方人提供“有关中国及其邻邦最可靠、最有价值的情报”。其内容主要是有关中国政府动态、官员活动、政治制度、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军队状态、中外关系、法律条例、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报道,为西方全方位了解中国提供情报,出谋划策。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该刊迁至澳门,后又迁到香港,后再迁返广州,1851年12月在广州停刊,出版时间近20年。

4. 刘煌生被杀案

【答案】刘煌生被杀案是指,江苏省镇江《江声报》经理兼主笔刘煌生,因于1933年在报上揭露政府官吏公卖鸦片及吸毒的丑闻,被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以“共党’夕、“蓄意煽起阶级斗争”的罪名枪决。刘煌生办报主持正义,为民喉舌。这一事件激起各方强烈抗议,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发表中英文宣言,揭露真相,上海报界200多名记者联名宣言,全国律师协会抗议国民党暴行,国民

第 1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