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6年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 2
2016年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 .. 10
2016年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 .. 18
2016年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 .. 25
2016年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 .. 33
一、名词解释
1. 联绵词
,【答案】联绵词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又称“连绵词”或“连绵字’。这种单纯词,每个音
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构成一个语素,也才能在语言中作为一个词自由运用。联绵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 ①双声,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参差’
②叠韵,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例如“仿徨”;
③非双生叠韵,例如“蝴蝶”。
2. 儿化韵
【答案】儿化韵是指汉语中儿化了的韵母。普通话的儿化韵不是主元音后加上一个[r],而整个韵母贯穿着卷舌色彩。即“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得韵母就是“儿化韵”。例如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这个“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只表不在念到“花”这个字音末尾的元音时,随即同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
3. 助动词
【答案】助动词是指用在动词之前,起辅助动词作用,表示可能、必要或意志愿望的词,又称作能愿动词。表可能的有:能、能够、可能、会,表必要的有:要、应该、应当,表意愿的有:肯、敢、愿意等。
4. 对偶
【答案】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起来进行修辞的一种方法。对偶的基本种类有正对、反对、串对。从形式上看,其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 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对偶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
5. 补语
【答案】补语是句法成分之一,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根据语义类别可以将补语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能补语等。
6. 入声韵
【答案】入声韵是指以塞音作韵尾的韵类,它是古代汉语中韵母的一大类。入声韵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t/、/k/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中古入声韵中,屋沃烛、觉、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等韵以[-k]收尾; 质术栉物迄没给、月易末瞎黯屑薛等韵以[-t]收尾; 缉、合盒叶帖治押业乏等韵以[-p]收尾。入声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中已不复存在,但在汉语的一些方言以及汉藏语系的一些其他语言中则仍能找到入声的踪迹。
7. 短语
【答案】短语是指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短语表示一定意义,是造句成分,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它可以分离,中间可插入别的成分。短语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可以按照功能分为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 而按照结构则可以分为联合式短语、动宾式短语、偏正式短语、主谓式短语和述补式短语基本类型。
8. 派生词
【答案】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词语,即附加式合成词。词缀在词根前称为前缀,
,,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
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这些词都是由派生法构成的词,属于派生词。
二、简答题
9. 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经常出现“通过……使……”或“通过……”这样的句式,下面三句都用了这样的句式,请分析哪句是正确的,哪句是错误的。为什么?
①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艰苦环境对磨砺坚强意志的作用。
②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思考社会间题和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系统教学法的实践,能够帮助学员明确目标,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答案】①句是正确的,②③句是错误的。因为这种句式的特点是“通过……”的行为主体必须与“使……”的行为主体一致。一致的就是正确的,不一致的就是错误的。①句是一致的,“通过教学”“使……”的行为主题都是教师,所以可以说“通过教学,使学生……”只不过为了简洁而把主语省略了。②句、③句是不一致的,②句“通过学习”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使……”的行为主题不是学生,所以不能说“通过学习,使学生……”。同样,③句“通过实践”的行为主体是学员,而“帮助……”的主体不是学员,所以也不能说“学员通过……,能够帮助学员……”。②句的改法有两种。一种是去掉“通过”和“学习”后边的逗号,由“学习”做主语; 另种是去掉“使”,由“学生”做主语。③句可改为“通过系统教学法的实践,学员能够明确目标……”。
10.拼读下列各词,并把汉字写出来。
【答案】国家; 时代; 发廊; 手法; 条件; 部门; 创造; 东方; 妥善; 解除; 促进; 保证。
11.老李——老张——老王
【答案】有差别。在第一组中,老李是一种时间段上的划分,有年纪大的意思,而在第二组中老字并不一定指年纪大,也有可能是一种表示亲切的称呼。
12.试分析比较一下下面三种说法,看看其中有没有病句,能不能都合法存在。
①在老师的教育下,使我提高了认识。
②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提高了认识。
③老师的教育,使我提高了认识。
【答案】后两句都是合乎规范的。对于句①,有人认为“使”前是个介词短语,句子的主语残缺,是个病句; 也有人认为这个句子可以看作是承前省略主语,或看作“使”前有意会主语,这类句子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大量存在,可以视为“合法”。
13.下边句子里都有用词不够妥当的地方,试指出来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①他那双沾满红丝的眼睛说明他又熬了一个通宵。
②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的心脏跳动停顿了,但是他的声音,他的思想,却没有停顿。年轻一代接过他的笔,继续在革命的大道上前进。
③大家决心继续发挥艰苦朴素的作风,努力攻克困难,争夺更大的成就。
④运动员踏着强健的脚步,举着五彩缤纷的旗帜,穿过了检阅台。
⑤大家对王同志的批评正确而尖刻。
⑥今年,市场上西瓜供应充沛。
⑦敌机驾驶员非常机警,往云端里一钻仓皇地逃走了。
⑧每个学生都无例外地期望把自己的学习搞好。
⑨两国经过协商,已达成了协议,双方军队各自撤回自己的边疆。
⑩他急爱表现自己,不顾场所,大谈自己的见闻,惹得人们看不起他。
11○边防战士虽然在天寒地冻的北国边陲,但仍日夜在国境线上巡视着。
12○在我校评职称会上,有人故意大闹会场,说职称评得不公道,一下子把会场的程序打乱了。 13○一位老农说,今年的早稻,精心培育,长势颇佳。
【答案】①“沾满”改为“布满”。“红丝”不是从外面附着在眼睛上的,不能用“沾满”。 ②“停顿”均改为“停止”。人死了,心脏不能再跳动起来了,不能用“停顿”,“停顿”含有可能再起动的意思。
③“发挥”改为“发扬”,“攻克”改为“克服”,“争夺”改为“争取”。这样一改,动词和宾语就搭配得拢了。
④“踏着”改为“迈着”,“强健”改为“矫健”,“脚步”改为“步伐”。改后,动词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词都搭配得拢了。“穿过”改为“走过”,因为事实上并不是从检阅台穿过,而是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