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16体育教育训练学基础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运动强度

【答案】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是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它是运动处方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问题。因此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可根据训练时的心率、梅脱、主观感觉程度、最大吸氧量贮备百分比进行定量化。

2. 强直收缩

【答案】强直收缩是指给予肌肉一连串时间间隔很短(短于单收缩所需时间)的刺激,使肌肉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还没有结束就接受后一个刺激开始第二次收缩反应,于是肌肉始终处在一定的收缩状态。引起强直收缩的刺激称强直刺激。

3. 动脉血压与平均动脉压

【答案】(1)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有:

①有足够的血液充盈血管;

②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

(2)平均动脉压是指整个心动周期内各瞬间动脉血压的总平均值,其数值较接近舒张压,约等于舒张压与脉压之和。

4. 肺通气量

【答案】肺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出入肺的气体量。肺通气量可分为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无效腔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等。它可以反映肺的通气功能。

5. 血脂异常

【答案】当血浆中脂质的量超出于正常范围,称之为血脂异常。由于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在血浆中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多数血脂异常是遗传缺陷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6. 肌紧张

【答案】肌紧张又称静态牵张反射,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它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处于持续而轻微的收缩状态,主要调节肌肉的紧张度,和维持躯体姿势。发生肌紧张时的肌肉收缩力量并不大,只是抵抗肌肉被牵拉,因此不表现出明显的动作。具有持久维持而不易疲劳的特点。

7. 余气量

【答案】余气量是指尽最大力呼气之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它是肺总容量的组成部分。一般正常成年人的余气量为毫升。

8. 纵小管系统

【答案】纵小管系统又称肌质网,是指肌细胞内围绕每条肌原纤维所形成的花边样的网状结构。纵小管走向和肌原纤维平行,包绕每个肌小节的中间部分,在近横管时管腔膨大成终池。肌质网是心肌和骨骼肌细胞中的一种特殊的内质网,其功能是参与肌肉收缩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

9. 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

A.Ca 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 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

D. 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答案】D

【解析】横管系统又称T 管,由肌膜向细胞内凹入而成,凹入位置与各Z 线水平,横穿于肌原纤维中肌节之间,成环状环绕每条肌原纤维,走向和肌原纤维相垂直。同一水平的横管互相沟通,横管内腔与细胞外液相通,其作用是将肌细胞兴奋时出现在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传入细胞内。

10.最常见的突触类型是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和( )突触。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分类,高等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突触接触形式有三种,

11.经常进行比赛性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对( )的适应能力。

A. 非条件刺激

B. 无关刺激

C. 新异刺激

D. 任意刺激

【答案】C

【解析】外人参观和进行比赛都属于新异刺激。运动员在分化阶段,对运动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一些错误动作和多余动作也得到了纠正,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但是定型还不稳固,遇到新异刺激就有可能重新出现错误动作和多余动作。因而经常进行比赛性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对新异刺激的适应能力,从而进一步纠正错误,稳固动力定型。

12.女子生理阶段的划分主要以( )为根据。

A. 生长发育规律

B. 形态与机能

C. 心理

D. 性腺卵巢的机能

【答案】D

【解析】根据性腺卵巢功能的变化,女子一生可划分为五个生理阶段,即幼年期、青春期、性成熟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幼年期卵巢尚未发育,青春期卵巢开始发育,性成熟期卵巢的发育成熟,更年期卵巢机能开始逐渐消退,到了老年期卵巢机能便会完全消退。

13.在锋电位之后出现的、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过程称为( )。

A. 静息电位

B. 动作电位

C. 极化电位

D. 后电位

【答案】D

【解析】动作电位全过程包括锋电位和后电位两大部分。锋电位在刺激后几乎立即出现,潜伏期不超过0.06毫秒。锋电位之后还有一个缓慢的电位波动,这种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叫后电位。

14.热环境下进行运动训练( )。

A. 耐热性得到改善

B. 耐寒性得到改善

C. 耐热性和耐寒性都得到改善

D. 耐热性和耐寒性都无改善

【答案】A

【解析】热环境下进行运动训练,可以使机体的耐热性得到改善,但并不能使机体的耐寒性得到改善。

15.食物热价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