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商务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之国际贸易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全球化

【答案】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具体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 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2. 外资政策

【答案】外资政策是指一国在吸收和引进外资方面的政策规定。中国的外资政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约30年间,中国基本上没有吸引外商直接投资,20世纪50年代仅有的几个中苏合营公司是两国政府间的合作。

(2)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引进外资。

在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外资政策和形势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1979〜1982年:允许外商投资;②1983〜1991年: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③1992年〜2001年:以市场与产业吸引外资;④入世以后的外商投资政策:以WT0规则为基础开放外商投资。

3. 货币资本流动

【答案】

货币资本流动也称资产组合投资

资和国际债券投资。

4. 相机保护措施

【答案】相机保护措施(contingent protection)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某些紧急保护措施或停止履行现有协议中的正常义务,以保护本国某些更加重要的利益。WT0允许使用的相机保护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紧急保障,以及为了国际收支平衡、保护幼稚产业、维护国家安全等实施的暂时性贸易保护政策。

5. 垄断利润

【答案】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由于控制某种商品生产和销售的绝大部分,而人为地将商品

它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方式,具体又可分为国际借贷和国际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国际证券投资又可分为国际股票投

价格提高到生产价格以上,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唯一动机。在垄断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自由竞争的结果,大多数资本家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只有个别采用最新技术的资本家除了获得平均利润以外,还可以获得一份超额利润。但这也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当大多数资本家都普遍采用最新技术时,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就会随之消失。

6. 局部均衡分析

【答案】局部均衡分析是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的一种均衡分析。

7. 古典贸易模型

【答案】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它是指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其关键假设都为: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固定的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不考虑需求。

不同的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型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绝对不同,即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而比较优势贸易模型认为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相对不同,即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8. 制造品贸易

【答案】制造品贸易是指对原材料进行生产或加工,使其价值增值,最后将产品用于买卖的一种贸易方式。

9. 自愿出口限制

【答案】自愿出口限制它是非关税贸易保护的一种手段称,即出口国“自愿”限制其出口量,实质是进口国的政府或一个工业同出口国的政府或相竞争工业安排的、对后者所出口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产品的数量加以限制的措施。对进口国来说,由于对方自愿限制,其进口量也就自然减少。所谓“自愿”,其实并不完全自愿,只是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出口国不得不采取的限制政策。因此,经济学家把自愿出口限制看成是进口配额的一种特殊形式.

10.重商主义

【答案】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晚期为晚期重商主义。二者都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都把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采用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贸

易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保证顺差就可以。被称为贸易平衡论。为了鼓励输出实现顺差,积极主张国家干预贸易。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如出口退税、奖励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口替代。

11.提供曲线

【答案】提供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其实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12.最优关税率

【答案】最优关税率是指能使得本国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的适当税率。选择的原则,税率上的任何微小变动所引起的额外损失不能超过与由此带来的额外收益,在最优点上两者正好相等。

二、思考题

13.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说明一国进口和出口的福利水平变动。

【答案】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说明一国进口和出口的福利水平变动,不妨以小国情形为例:

(1)出口品市场上,如图(a )所示,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

为价格的提高使消费者剩余减少但生产者剩余増加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

社会总体福利増ABE 。

,(2)进口品市场上,如图(b )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为价格的降低使消费者剩余増加但生产者剩余减少社会总体福利增加

14.—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画图说明。

【答案】一般来说,小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

以大国向小国进口为例。由于小国面临的价格需求弹性比较大,大国的价格需求弹性相对小,因此小国的需求曲线比较陡哨,大国的需求曲线相对平缓。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虽然贸易后的价格均为但是由于需求弹性的不同,大国价格变动幅度小于小国,所以大国福利仅提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