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服装学院国际商务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之国际贸易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密集型

【答案】

土地密集型它是指需要占用或使用大量土地资源,依靠土地要素生产的产业。土地资源密集型行业一般集中于初级产业,如粮食生产行业或畜牧业。土地密集型产业的产品产量同土地投入量成正比。所以,凡产品成本中土地消耗比重大、必须依靠土地资源进行生产的产品,一般称为土地密集型产品。

2. 知识收益

【答案】知识收益是移民给移民接收国带来的一项间接经济收益。新移民的到来为移民接收国带来了知识,而且无论是商业关系、食品烹饪法、艺术才能、务农经验还是其他专门技术,都具有相当的价值。移民所具有的知识带来的经济收益不仅为移民自身和其劳务购买者分享,同时也会传播给移民接收国的其他居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

3. 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

【答案】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是指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更有效配置所得。两国进行贸易时,在新的国际价格下,各自把所有资源用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两国进行交换。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使福利水平提高,这一部分的提高就是分工所得。

4. 自由贸易

【答案】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进行干涉,不加以限制,允许商品自由地输入和输出的政策。自由贸易在没有进口关税、出口补贴、国内生产补贴、贸易配额或进口许可证等因素限制下进行的贸易或商业活动。自由贸易理论产生的基本依据是比较优势理论:各地区应致力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商品,来交换其那些无法低成本生产的商品。

5. 闭关自守

【答案】闭关自守是指关闭关口,不和其他国家来往。闭关自守具体是指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实行“禁海”。直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到清朝灭亡,中国才被迫打开大门。

6. 贸易转移

【答案】贸易转移是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原来成员国与非成员

国之问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7. 政治经济学

【答案】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8. 外贸体制改革

【答案】外贸体制改革是指对本国的外贸政策进行改革。

从1949年开始一直到1978年,中国的外贸体制是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原则是“互通有无,调节余缺”,并实行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

1978年后,外贸体制的改革也逐渐开始。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从主要目标和改革性质上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979〜1987年:以调动外贸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

(2)1988〜1993年:以建立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自负盈亏为中心的改革;

(3)1994〜2001年:以与国际市场接轨为导向的外贸体制改革;

(4)2001年以后:以WTO 规则为基础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全面改革。

9. 进口替代型增长

【答案】进口替代型增长是指国内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工业的生产能力增长得比较快,从而使得国内生产增加,一部分原来进口的被国内的产品替代了。

进口替代型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进口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主要资源(生产要素)的增加。进口替代型増长对经济的影响是:

(1)如果一国是贸易小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不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改变,贸易条件不变。进口替代型增长会使国内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增加,出口产品的生产下降,总贸易量减少。

(2)如果一国是贸易大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进口替代型增长会使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10.公平竞争

【答案】公平竞争是指各个竞争者在同一市场条件下共同接受价值规律和优胜劣汰的作用与评判,并各自独立承担竞争的结果。公平竞争既是竞争群体利益的要求,也是国家规制竞争活动的指导思想。

11.外籍劳工

【答案】外籍劳工或外劳,是指不具其工作国家国籍的劳工。广义的说,外籍劳工可以包括很多人。最常见的说法,是指移动到另一个国家去寻求更好的工作的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有移民和外籍劳工两种。一般来说,“移民”是指到别的国家定居,最终成为该

国居民。而“外籍劳工”只是在别国临时工作。

12.相机保护措施

【答案】相机保护措施(contingent protection)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某些紧急保护措施或停止履行现有协议中的正常义务,以保护本国某些更加重要的利益。WT0允许使用的相机保护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紧急保障,以及为了国际收支平衡、保护幼稚产业、维护国家安全等实施的暂时性贸易保护政策。

二、思考题

13.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0)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答案】“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种说法的思想根源实际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口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生产中去再出口,能大大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对一国来说反而是好事。

14.在H-0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120美元。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变动趋势?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请用图和数字说明。

【答案】(1)若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上升接近国际市场价格。

(2)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120美元出口1000吨大米,如图所示,中国的消费者会由于价格上升损失a 部分的面积的利益;而生产者将由于提价得到

纯收益为面积为部分面积的收益,整个经济的所以自由贸易后,纯收益为10000美元。

15.既然出口国对本国的出口企业的补贴増加了进口国的福利,为什么进口国政府要征收反补贴税?

【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进口国政府要征收反补贴税是因为:虽然出口国的补贴降低了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