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666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哪些特点。

【答案】(1)问题必须有价值

问题的价值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根本方向。选定的问题不仅要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好的内部价值,而且要对相关其它领域有高的外部价值。

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应考虑两个基本方面:

①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②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2)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①选题现实性的表现

选题的现实性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 ②选题科学性的表现

第一,选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

第二,选题要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这是选题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

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为了保证选题有科学的现实性,还需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充分论证。

(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只有对问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

(4)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要做到选题新颖,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只有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有研究的意义。

(5)问题要有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具体分析,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①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问、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要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②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③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经常因为各方面可控、不可控原因而出现很多问题,正确选题并非一蹴而就,要求研究者不仅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还要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实际出发,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比较,善于发现和抓住重要问题;不仅要把握该领域理沦研究的全局,而且要对教育实际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要有问题意识,而且要了解和掌握选题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选题能力和创新、判断、评价等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会在最大程度上做出一个好的研究课题。

2. 简述教育研究方法演进的主要趋势。

【答案】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在:

,主要表现为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的构造(1)研究理论化程度提高(强调理性作用)

性、清晰性和概括性提高;理论地研究教育,关注构建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用哲学认识论从多方面分析教育问题。

(2)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主要表现为系统方法、数学方法等综合运用。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主要表现为研究目的以价值导向为根本依据,强调应用价值;研究实施强调大教育观,采取系统结构的观点;研究方法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组织形式强调科研群体,使个体优势互补,结果评价具有明显价值取向性。

(4)教育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在提高理论化程度的同时,加强了教育实验研究,主要表现为强调教育实验并提高其科学水平;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研究定量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3.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案】教育研究成果的撰写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学术论文的中心是创新,能反映作者在研究探索中获得的新见解,新理论。它所阐述的内容是“前人所没有研究过”,“前人所未知的”,或者在前人研宂基础上,以新的材料、从新的理论高度进行探索。从而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然而,所谓创新,也并不是说一篇论文从头到尾都要新,但要有一些新的开拓,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同时,创新必须建立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要用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或精确可靠的实验观察数据资料来证明科研成果;论文内容要事实求是,从实际出发,无论是立论还是分析、论断,都要恰如其分,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理论观点表述要准确、系统和完整。

(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

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主要在于如何选材。选材不是按研究者的主观愿望任意“裁减”取舍,而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要紧紧围绕研究的主要问题选材,分清层次;

②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

③选取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的材料,也就是说要鉴别材料的真伪和价值程度;

④要尽可能选取新颖生动、反映时代感的材料。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教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若干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人总是在前人或他人研究基础上往前推进,因此在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中,必须正确处理借鉴吸收别人研究成果与自己独立思考的关系。一方面不能自持甚高,故步自封,无视前人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那种为介绍而介绍,对所引用的观点及文献只述不评或者任意引申发挥的做法也是不妥的。

(4)语言文字精练简洁,表达要准确完整

研究报告和论文的语言文字要准确、鲜明、生动。准确是指忠实客观地反映现实,切忌浮华夸张;鲜明是指要点、要义或要据,要清楚明白。生动是指语言有文采,不生硬。

4. 一个好的假设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对各种教育问题和现象所作的且尚待证明的初步解释都属于假设性质。

(1)假设的功能主要在于它是理论的先导,起着纲领性作用。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通过逻辑论证使研究课题更加明确,并按确定目标决定研究方法和收集资料,指导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2)—个好的假设,是探索教育规律,形成理论的前阶,是进行教育研究的核心。假设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通过逻辑论证使研究课题更加明确,并按确定目标决定研究方法和收集资料,指导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②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根据确定目标的要求,在限定的范围内有计划地设计和进行一系列的观察研究、实验研究;而假设得到观察、实验的支持,就会发展成为建立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③假设是教育科学探索的必经阶段,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手段。

总之,课题研究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科学理论在未经实践检验之前只具有科学假设的性质。教育研究是探求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内部结构及其起源、发展的规律,一旦有了好的假设,研究者就能根据确定目标的要求,在限定的范围内有计划地设计和进行一系列的观察研究、实验研究;而好的假设得到观察、实验的支持,就会发展成为建立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同样,假设是教育科学探索的必经阶段,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