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06新闻与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闻语言的目的有哪些?
【答案】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如果说,新闻语言是传播过程的一种编码方式,那么它的目的性很明确:
(1)新闻语言的受众多,它必须满足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大量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2)新闻语言必须使处于广泛、分散、隐匿状况中的受众,在解码时获得尽可能多和尽可能一致的结果。
(3)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是“用事实说话”,即传者的意图应该是相对隐蔽的,新闻语言还要做到在解码时不致使受众产生被人强迫的感觉而加以拒斥。
以上这个三方面的要求,也需要新闻语言坚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的具体特色。
2. 什么是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与纯新闻有何不同?
【答案】(1)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又称背景新闻,它是典型的分析性新闻,也是典型的深度报道。解释性消息的特点在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重点回答“为何”。
(2)解释性报道与纯新闻的区别
解释性报道与纯新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解释性报道的特点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解释性报道侧重于分析新闻事件的因果关系,是一个总体的通俗化处理过程。
解释性报道因其提供的是全局性背景,说明的是新闻事件或社会间题、自然界的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所以,它可以使新闻史易理解,从而也史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②解释性报道通过对信息的综合与梳理,可以有选择地为读者提供事件或间题的“全像”。 解释性报道通过对繁杂无序的信息进行梳理、加工,发挥新闻信息讲解员的作用。
③解释性报道探究事件或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发言”更富启迪作用,也更具建设性。
解释性报道因其重点分析、解释“原因’,、“为何”,所以,它可以集中、系统地进行事理或者病理的探测。换言之,解释性报道可以在史高层次上提出问题、说明问题,从而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建议。
3. 报道角度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报道角度是指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侧重点。选择报道角度在新闻写作中有以下几点作用:
(1)报道角度关系到一篇文章的好坏。
①选择报道角度如同切割钻石的角度一样重要,它关系到一篇新闻报道是否能够有夺目的光彩。好的报道角度呈现于读者眼前之际,如同让人们看到一颗切割精美的钻石,会生出一种端详它、观赏它、研究它的情不自禁的冲动。
②一篇报道是否能够在读者的目光接触‘自的一瞬间就引起读者的关注,并且能够让读者兴致勃勃地读下去,往往取决于报道的角度是否独特。
(2)选择报道角度,实际上就是选择揭示蕴藏在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具体途径。
记者即使是对同一个具有新闻意义的客观变动的全貌及本质形成了大体一致的认识,但是,如果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变动进行说明与解释,其效果也会完全不同。
(3)不同角度可以向受众展示客观环境变化的真实面貌。
对于一个具有新闻意义的客观变动,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表现,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由于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因素的合成,多种矛盾的集合,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因此,新闻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描述。
4. 怎样写好动态消息?
【答案】写好动态消息,需注意如下几点:
(1)善于捕捉动态新闻的报道题材
动态新闻的一事一报,首先要求记者要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具有传播价值的新的事实、新的信息,并立即采取行动。
(2)客观记述,增强可信度
动态新闻对“客观笔法”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写作动态新闻,要尽可能采用客观记述的方式,压低主观色彩,以增强说服力。(3)传达现场气氛,使新闻更具动感
动感一一读者借助文字可以领略到的对事物变动的感觉,是动态新闻写作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动感的妙处在于,它可以将读者带入其中,令读者感同身受,增强读者对事件的兴趣,或者提升读者对事件的关心程度。
(4)连续报道,确保时效
时效是动态新闻的生命。动态新闻保证时效的方法之一,是“化整为零”,以确保即时发稿。突发事件或其他时效性很强的事件,一般不待事情全部结束,或有了结论之后再报,而是跟踪事件进展,随时发出消息。
5. 好的通讯的开头和结尾是什么样的?
【答案】从一些优秀的通讯看,成功的、精彩的开头和结尾有以下几种情况:
(1)开头
①用重要的情节作开头
重要的情节,可以起到提纲挚领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既不会偏离中心,又有助于使主题鲜明突出。
②以尖锐的矛盾作开头
把一篇通讯要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在文章一开头就向读者显示出来。凡矛屑、特别是尖锐的矛盾,就有悬念,有吸引力,读者会被紧紧抓住,寻求矛盾的解决。
③以鲜明的对比作开头
对比鲜明,就有色彩,有个性,有生气,会使人饶有兴味地读下去。
④用精辟的议论作开头
精辟的议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寥寥数语而点中神髓,读来精神为之一振。
⑤以突然的转折为开头
突然的转折,使文章有起有伏,有张有弛,避免了平板与枯燥。
③用优美的故事作开头
通讯一上来就讲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使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舍不得丢下。
⑦以联想和想像作开头
联想和想像往往是美丽的、令人神往的,用作通讯的开头常常能产生一种意境,使读者为之倾心。
⑧用恰当的引语作开头
引语,包括古今诗词、格言、谚语和人物语言等,大都属于警句。一旦引用于文章开端部分,顿会使文章增色添彩。
⑨以动人的悬念作开头悬念产生魅力,使人读之不能离去。
(2)通讯的好的结尾,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①画龙点睛,重言压阵。文章写到末尾,来几句画龙点睛的议论,显得主题突出、升华,更有分量。
②提醒召唤,引起共鸣。在文章结尾处,再就文中显示的内容从思想上感情上提醒召唤一下,以引起共鸣。
③紧追一步,扩大效果。故事叙述完毕,尚感言犹未尽,于是紧追三两句,把读者的思考引向深入。
④含而不露,引而不发。充分地用事实说话,把思考留给读者。结尾之处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更显得隽永有味。
⑤一分为二,指明方向。有些写先进人物的通讯,结尾之处略微点出尚存不足,可提一下实际生活中的不同评价,给读者以客观、真实、公正、全面的感觉。写先进经验的工作通讯亦同此理。这样,可使先进不至于凝固化。
前后呼应,首尾一贯。开头与结尾相呼应,甚至用同样的语言,或稍加改动的语言结构,使人读后感到文章有呼有应,浑然一体,有时有一种回肠荡气之感。
⑥写完停笔,质朴自然。即自然地结束,不另加一个尾巴,以免拖泥带水。过去许多老一套的结尾,诸如“作出贡献”、“进行到底”、“奋勇前进”、“夺取胜利”等,实在没有多少说服力和感染力,实属画蛇添足,最好毫不可惜地把它斩去,而以干净利落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