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细胞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连接
【答案】细胞连接
邻细胞之间协同作用的重要方式。
2.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答案】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指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地摄取细胞外蛋白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其具有高度特异性,是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与其相应的配体特异性的结合来实现的。如细胞摄取胆固醇过程就是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3. 乙醛酸循环体
【答案】乙醛酸循环体是指一种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降解储存在种子中的脂肪酸,产生乙酰辅酶A , 并进一步形成琥珀酸,后者离开过氧化物酶体进一步转变成葡萄糖,上述转化过程中伴随一系列乙醛酸循环的反应,
4.
【答案】
需的一种信号序列,
一般由疏水氨基酸组成,与内质网膜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停止转移序列使多肽在向内质网腔转运过程的中间某一时刻停止,主要通过疏水氨基酸残基与膜脂的相互作用完成,使整合膜蛋白整合到膜上。
5. 钙调蛋白
【答案】钙调蛋白(CaM )是一种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
个结构域可结合一个
活化态的
应。
6.
【答案】应答蛋白,含有4个结构域,每与CaM 结合形成浓度控制的可逆反CaM 本身无活性,它活化靶酶过程可分为两步:. 的中文名称是停止转移序列。停止转移序列是跨膜蛋白合成所 是指在细胞质膜的特化区域,通过膜蛋白、细胞支架蛋白或者胞外基质形成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连接结构。细胞连接是多细胞生物体相CaM 活化靶酶是一个受复合体;与靶酶结合将其活化。 的中文意思是真核细胞,是指有膜结构围成的细胞核,DNA 与蛋白质
,基因组至少有两条染色体;有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结合,形成染色质(体)
体、线粒体、叶绿体等;具有细胞骨架系统的细胞。
7. 古细菌
【答案】古细菌是指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其形态结构、遗传装置及其基本生命活动方式虽与原核细胞相似,但16SrRNA 序列同源性和其他一些基本分子生物学特点又与真核接近。
8. 自由基
(超氧自由基)、【答案】自由基是具有高度活性、通常寿命短暂的分子片段具有的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电子。自由基的种类很多,活性最强的是氧中心自由基,简称氧自由基,包括
(羟自由基)和
二、简答题
9. 要研究蛋白X 在细胞中的行为,现为你提供了GFP (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蛋白X
的和适当的细胞系,你如何来操作?如果GFP 的信号弱,有什么可以补救的方法?
【答案】(1)研究蛋白X 行为的操作方法
①将cDNA 克隆入GFP 真核表达载体中,构成重组质粒;
②将①中重组质粒转入适当的细胞系当中,使其表达该融合蛋白;
③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的分布和运动,从而间接研究蛋白X 的行为。
(2)GFP 信号弱时的补救方法
①可以考虑换一个强启动子,重新构建一个含GFP 的表达载体。
②可以更换表达细胞系。
③可以用带有荧光素的GFP 抗体来对细胞染色,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来研究。
10.生物膜的脂双层既是液态的同时又是不对称的,这看来彼此矛盾。你如何解释它?
【答案】生物膜的脂双层是液态的与其具有不对称性并不矛盾。这是因为:
(1)生物膜的脂双层虽然是液态的,但并不是像溶液那样均一,应该描述成溶胶态或者液晶态更为合适。脂双层具有流动性: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
(2)生物膜具有不对称性,包括膜脂的不对称性和膜蛋白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膜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同一种膜蛋白在脂双层中的分布都有特定的方向或拓扑学特征;糖蛋白和糖脂的糖基部分均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跨膜蛋白在细胞膜内外分别是C 端或者N 端,也是造成生物膜不对称性的一个因素。脂筏的存在进一步増加了生物膜的不对称性,因此,所有的膜蛋白无论是外在膜蛋白还是内在膜蛋白,在质膜上都呈不对称分布。
11.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线粒体蛋白合成之后进入了线粒体。
【答案】可通过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研究,主要过程如下:
(1)克隆线粒体基质蛋白基因;
(2)在无细胞系统中合成酵母线粒体蛋白;
(3)检测分离后将合成的蛋白质分成两组,一组直接加入胰蛋白酶,另一组先加入线粒体,然后再用胰蛋白酶蛋白酶处理;
(4)结果分析:如果加入线粒体的一组中的蛋白质对胰蛋白酶具有抗性,而不加线粒体的一组巾蛋白质被胰蛋白酶水解,即可证明加入线粒体后,线粒体蛋白进入了线粒体。因为胰蛋白酶是水溶性的酶,不能进入线粒体,所以对胰蛋白酶的抗性说明线粒体蛋白进入了线粒体从而得到保护。
12.简要概述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
【答案】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1)超速离心技术可用于细胞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成分分析与细胞结构观察的结合产生了细胞化学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电镜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等;
(3)核素标记技术结合放射自显影可以研究多种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动态变化。
13.简述MPF 的组成和在
【答案】(1)MPF 的组成
MPF 即成熟促进因子,是一种促进细胞成熟和分裂的调控性蛋白激酶。成熟促进因子的生化成分是两个亚单位,
一个是
(2)MPF 在
当
分子,促进细胞周期由蛋白,一个是周期蛋白B 蛋白为催化亚基,周期蛋白为调节亚基,二者结合后,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 期进程中的作用
向M 期转化,从而促进细胞成熟或分裂蛋白是其催化亚单位,周蛋白和周期蛋白结合后,MPF (CDK1)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磷酸化下游的蛋白质期进程中的作用。 期蛋白是其调节亚单位。
14.用秋水仙素处理培养的细胞以使细胞同步化。这种处理会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什么位置?什么机制阻止了细胞周期的进行?
【答案】(1)用秋水仙素处理培养的细胞后,会使细胞停留在有丝分裂中期。
(2)阻止细胞周期进行的机制为:
秋水仙素可以与微管蛋白亚基结合,而当结合有秋水仙素的微管蛋白亚基组装到微管末端后,其他的微管蛋白亚基就很难再在该处进行组装,因而秋水仙素可以抑制微管的形成,不能形成纺锤体。用低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可立即破坏细胞内的微管或纺锤体结构,使细胞周期停留在有丝分裂中期。
三、论述题
15.试述
【答案】
即泛素蛋白酶水解系统,
是一种依赖能量
的蛋白质降解系统,在这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