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细胞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合调控
【答案】
组合调控 是有限的少量调控蛋白启动为数众多的特异细胞类型的分化的调控机制。即每种类型的细胞分化是由多种调控蛋白共同调节完成的。
2. 细胞分化
【答案】
细胞分化是指在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
3. 蛋白激酶VS 蛋白酶体
【答案】蛋白激酶又称蛋白质磷酸化酶,是一类催化蛋白质磷酸化反应的酶,能够特异性地在某些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位点上添加磷酸基团。蛋白激酶在细胞内的分布遍及核、线粒体、微粒体和胞液。一般分为3大类:①底物专一的蛋白激酶:如磷酸化酶激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等。②依赖于环核苷酸的蛋白激酶:如环腺苷酸(cAMP )蛋白激酶,环鸟苷酸(cGMP )蛋白激酶。③其他蛋白激酶:如组蛋白激酶等。
蛋白酶体是一类能降解细胞不需要的或受到损伤蛋白质的蛋白复合物。经过蛋白酶体的作用,蛋白质被切断为约7〜8个氨基酸长的肽段,这些肽段可以被进一步降解为单个氨基酸分子,然后被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蛋白酶体是细胞用来调控特定蛋白质和除去错误折叠蛋白质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需要被降解的蛋白质会先被一个称为泛素的小型蛋白质所标记,被标记上的蛋白质就会被蛋白酶体降解,因此人们常把蛋白酶体和泛素结合起来,将这一过程称为泛素依赖性蛋白酶体降解途径。
4. 染色体
【答案】
染色体
物质的形态单位。
5. GFP
【答案】GFP 的中文名称是绿色荧光蛋白,是指在水母中发现的,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线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质。其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强还原剂能使GFP 转变为非荧光形式。GFP 作为一种基因标志,可以进行蛋白质定位,研究蛋白质的分布、合成和降解以及运动等性质。
是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期,染色质进一步紧密包装而成的遗传
6. 脂筏模型
【答案】脂筏模型 是指膜脂双层内含有的特殊脂质及蛋白的微区内陷后形成囊泡,与细胞骨架蛋白交联所形成的模型。这一模型可解释生物膜的某些性质与功能。
7. cyclin
【答案】cyclin 的中文名称是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蛋白是一种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能与CDK 激酶的催化亚基结合,协助蛋白激酶完成催化功能,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是浮动的,呈周期性变化,在不同周期,有着不同的浓度。
8.
【答案】的中文名称细胞识别。细胞识别主要是指细胞表面的受体或者配体与相邻细胞表面的配体或者受体选择性识别、结合并引起一系列下游生理生化反应的过程,对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简答题
9. 现有鸡珠蛋白基因和卵清蛋白基因的探针,怎样通过核酸分子杂交实验证明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而非基因组结构的改变?
【答案】用鸡珠蛋白基因和卵清蛋白基因的探针,对鸡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中提取的总
的限制性酶切片段进行
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显示,
上述两种细胞的基因组中均存在鸡珠蛋白基因和卵清蛋白基因;再用同样的两种基因作为探针,对鸡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中提取的
杂交实验,结果表明,
而输卵管细胞中表达卵清蛋白这些结果说明,细胞仅在红细胞中表达珠蛋白
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而非基因组结构的改变。
10.叙述在内质网上合成的磷脂转运至其他膜上的两种主要方式。
【答案】合成的磷脂由内质网向其他膜的转运主要有两种方式:
(1)以出芽方式转运至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质膜上;
(2)凭借一种水溶性的载体蛋白——磷脂转换蛋白,在膜间转移磷脂,首先磷脂转换蛋白与磷脂分子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进入细胞质基质,通过自由扩散,直至遇到靶膜时,磷脂转换蛋白将磷脂释放出来,并安插在膜上,结果是磷脂从含量高的膜转移到缺少磷脂的膜上,即从磷脂合成部位转移到线粒体或过氧化物酶体上。磷脂转换蛋白对磷脂的转移具有特异性。
11.为什么说古核细胞比细菌更可能是真核细胞的祖先?
【答案】古核细胞比细菌更可能是真核细胞的祖先,其原因有:
(1)古细菌又称古核生物。其形态结构和遗传装置与原核生物相似,但一些分子进化特征更接近于真核生物。
(2)古细菌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生物一样不含有真细菌所特有的肽聚糖。真细菌的细胞DNA
不含有重复序列,而古核细胞与真核生物一样含有重复序列。
(3)大部分真细菌核糖体为70S ,而古核生物核糖体有増大趋势,含有60种以上蛋白质,介于真核细胞与真细菌之间。核糖体对抗生素的反应更类于真核细胞。
(4)与真核细胞更接近。
12.在高尔基体中进行的蛋白酶的水解加工方式有哪些? 加工方式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在高尔基体中进行的蛋白酶的水解加工方式有:
①无生物活性的蛋白原切除端或两端的序列生成成熟的多肽。
②含有多个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前体水解产生许多相同的活性多肽。
③含有不同信号序列的蛋白质前体加工成多种不同的产物。
④同一种蛋白质前体在不同细胞、以不同的方式加工产生不同的多肽。
(2)加工方式多样性的可能原因:
①确保小肽分子的有效合成;
②弥补缺少包装并转运到分泌泡中的必要信号;
③有效地防止这些活性物质在合成它的细胞内起作用。
13.多线染色体主要有什么特点?
【答案】多线染色体是一种缆状的巨大染色体,见于某些生物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里的某些细胞中。核内DNA 多次复制产生的子染色体平行排列,且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配对,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阻止了染色体纤维进一步聚缩,形成体积很大的由多条染色体组成的结构称为多线染色体。其特点主要有:
(1)染色体复制上:多线染色体可以不断生长,持续复制,而且新的复制体总是沿其全长与原来的染色体整齐并列着,因而染色体生长得极其庞大。
(2)染色带结构上:经过醋酸洋红或地衣红染色后,在高倍光镜下可以看到每条多线染色体都是由暗带和明间带直线交替组成的,其中大部分DNA 存在于暗区带之内,每条区带都相应于染色体上染色粒的聚合区域。
(3)基因组成上:每条区带都包括几个或几十个基因位点。
(4)染色带区变化上:多线染色体的某些带区变得疏松膨大而形成胀泡,最大的胀泡称为Balbiani 环。
14.膜转运蛋白在物质跨膜转运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膜转运蛋白可帮助物质进行跨膜转运,它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1)载体蛋白通过与被转运物质结合、变构,使物质转运跨膜,其转运过程有的是耗能的主
,动运输,有的是不耗能的易化扩散。在转运方式中,有的载体蛋白只能转运一种物质(单运输)
,或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物质(对向运输)有的同时同向转运两种物质(共运输)。
(2)通道蛋白则是靠在膜上形成的极性通道转运物质,此过程都属于不耗能的易化扩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