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716政治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政党产生与发展有哪些基本模式?
【答案】在政党的产生方式上,法国政治社会学家迪韦尔热归纳了现代政党的两种产生方式:内生党和外生党。内生党即从体制内产生的政党,是议会内部的议员在政治活动中逐渐联合起来而形成的政党; 外生党即从体制外产生的政党,是在代议机关之外的政治力量对统治集团发起挑战并要求在代议机关中取得自己席位的政党。关于政党产生之后的发展规律,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了一个四阶段模式:
(1)宗派阶段。这一时期通常发生在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渡时期,个人和集团的政治行为虽然已经和传统决裂,但是还没有发展出现代化的政治组织。少数政治精英在个人野心的支配下以一种短暂联合的方式在相互之间展开权力之争。
(2)两极化阶段。当政治行动冲破议会、政治参与扩大或新的社会势力出现时,议会中竞争着的两派就会和社会势力间通过有组织的联系而形成为政党,进而形成两极化的格局。
(3)扩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政党领袖往往顺应政治参与扩大的趋势,通过号召和组织活动而将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到了自己周围,从而实现自己控制政权的目标。
(4)制度化阶段。在议会内部发展出来的政党此时一般都会出现制度化的两党制。如果还有外力介入,则更可能形成多党制。反对现存制度的革命党或民族主义政党也迟早会建立起一党或以一党为主的政党制度。
2. 议会的权力有哪些?
【答案】议会的权力主要包括:
(1)制定、修改、废止法律。议会不仅具有制定、修改、废止国家根本大法一一宪法的权力,而且具有制定、修改、废止各项具体法律的权力。在有些国家,法律的解释权也归议会所有。不过,在有些联邦共和国,各加盟共和国或州的立法机关在不违背联邦根本法的前提下享有制定、修改、废止自己法律的权力;
(2)审查和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决算,并监督其实施。行政机关提出的国家财政预算、赋税、公债、专门拨款等等必须经议会审定,其实施情况须向议会报告;
(3)组织或监督政府。议会可以组织政府,或对政府的政策和成员行为进行监督,其主要方式是质询、审议、解散政府或弹勃、罢免政府成员;
(4)其他有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如批准对外宣战等。
3. 分析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利益对于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政治斗争,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政治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进行政治统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进行政治管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其所由以建立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作为观念而存在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自于人们的政治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利益。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往往通过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态度、看法和论述来间接地与特定利益联系在一起。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个人、群体之间会引起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从而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这些政治变化和发展就包括政治革命、政治变革和政治民主等等。
4. 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在国际政治中,国际法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1)国际法是保障有序的国际政治关系的法律条件。在正常情况下,国际政治关系的有序性,是国际政治活动和交往得以顺利进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国际法一方面为这种有序性提供了基本规范和准则,另一方面则以其特定的约束力,为这种有序性创造了保障性条件。
(2)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就其内容来讲,国际法规定的是国家在国际政治和其他国际性活动中应该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国际法的这种内容特点,使得国家在国际政治关系和活动中应该承担的义务和应该享有的权利,具有了稳定、确定和明确的依据,从而便于国际政治行为责任的划分和对于实际行为的相互监督。
(3)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了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在国际政治中,国家之间的矛
5. 为什么说“政治事件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
【答案】政治事件之所以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政治事件会改变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价值取向,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比如中国近代史上连续发生的列强侵华,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政治事件,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提到了社会政治生活的首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成为社会政治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2)政治事件会加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政治事件发生和发展,会把国家的命运和政治生活与每个人十分明确而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从而起到任何其他政治社会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政治动员的作用,成为人们学习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加速器。
(3)政治事件会深化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在政治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政治生活中的各种利益、意志、力量和矛盾都会比平时更为充分地显不出来,从而使人们更为明确、深刻、全面和发展地认识政治生活,获得政治知识,形成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所以,社会政治大变动时期,往往也是诸种政治学说大发展时期和各种政治风云人物大涌现时期。
6. 政治权力的本质。
【答案】政治权力是指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的本质是:
(1)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权力。就既定的社会来看,在各种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社会的共同力量在常态下往往是大于其他力量并且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因此,通常的政治权力即是指这种社会公共力量。其所要实现的社会群体的共同要求,对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实现各自利益的行为的规约,构成了政治权力形成的共同利益基础。
(2)政治权力实际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7. 国家机构的构成和特点是什么?
【答案】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 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和规则制度体现。同时,它也是由特定的政治人员和工作人员构成的。
(1)国家机构主要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构成:
①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两种。国家元首的职权在各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主要是:
a. 公布法律:
b.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c.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d.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e.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
f. 有些国家元首还是国家武装力量统帅,具有全国武装力量的指挥权。
②立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