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07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论述市场为什么会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导致现实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
(l )垄断。垄断是经济中常有的一种现象,因为市场竞争的趋势是垄断。垄断的存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害。垄断厂商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确定价格。其结果是,这样确定的价格高于边际收益,从而高于边际成本。由于价格度量了社会福利,而厂商的生产成本是社会边际成本的衡量标准,因而垄断市场缺乏效率。
(2)外部性。外部性也是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所造成的部分成本或收益没有由经济行为人所承担或得到。外部性有正的和负的之分。无论是消费的外部性还是生产的外部性,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它们产生的影响是,即使整个经济仍是完全竞争的,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外部性之所以产生这样严重的后果,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导致社会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私人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出现不一致。
(3)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消费者需要而私人厂商不愿意供给或供给不足,原因是由于这类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排他性是指只有按商品价格支付的人才有权支配或消费这种商品。然而,公共物品却没有这种特性。此外,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竞争性是指社会增加一单位消费引起成本增加。但对天气预报等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似乎并不影响生产成本。其结果是,非排他性的存在使得经济当事人试图成为一个搭便车者,而非竞争性则意味着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需要支付的边际成本为零。因此,私人部门很难供给或全部供给人们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4)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是导致市场交易缺乏效率的又一重要原因。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由于经济当事人只以平均水平判断交易对象的质量,因而交易的结果将使那些高质量的产品被排除在市场之外。
2. 作图说明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答案】(l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即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
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同时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才能说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要满足交换的最优状态。
图画出了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两种商品X 、Y 的无差异曲线。两条横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X 的数量,两条纵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Y 的数量。凸向原点O A ,的实曲线等为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 A 的虚曲线
,等是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A 、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P 1点、P 2点、P 3点,把所有这些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CC ´。因为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因此曲线C 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就是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曲线上的交换都是最大满足的交换。在契约曲线外的D 点,消费者A 、消费者B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不同,从而不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此时,可以通过把商品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之间重新分配,从而在不减少消费者A (或消费者B )的效用的情况下,提高消费者B (或消费者A )的效用。如果重新分配沿I B 进行,则到达P 3点时没有改变消费者B 的效用,而消费者A 的效用从提高到; 同理,也可以沿着进行。这种重新分配的结果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满足了交换的最优条件。
图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计算题
3. 某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出售产品,其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分别为,,这里的q l 和q 2分别是两个市场上的销售量,p 1和p 2分别是在两个市场上索要的价格。该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为零。注意,尽管垄断厂商可以在两个市场上制定不同的价格,但在同一市场上只能以相同价格出售产品。
(1)参数al 、组、aZ 、乓在什么条件下,该垄断厂商将不再选择价格歧视? (假定为内部解。)
(2
)现在假定需求函数
【答案】(1)垄断厂商利润函数为:
,
同时假定该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材且不变,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该垄断厂商的最优选择不是价格歧视? (假定为内部解。)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求解可得均衡价格分别为:
当p l =p2时,该垄断厂商不会实行价格歧视,即
(2)垄断厂商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求解可得均衡价格分别为:
4. 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当p 1=p2时,该垄断厂商不会实行价格歧视,即b 1=b2。 。其中,U 为效用,R 为收益(千元)。他有1万元钱,如果存在银行里,年利率为2%:如果全部投资于股票,估计一年中有40%的概率获得8000元的投资收益,有60%的概率损失5000元。
(1)该消费者是风险偏好者、风险厌恶者还是风险中性者?
(2)他是否会选择投资股票?
(3)如果投资股票,他的效用是多少?
【答案】(1)根据个人面对风险的态度不同,可将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分为三类,即风险厌恶型、风险中性型、风险偏好型。具体说来,主要根据在不确定情况下期望值的效用和效用期望值的大小关系来区分这三种类型。
风险厌恶者的期望效用小于期望值的效用,即:
风险中性者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值的效用,即:
风险偏好者的期望效用大于期望值的效用,即:
如果该消费者把1万元都投资于股票,则他的期望收益为:
期望收益的效用为:
获得8000元的效用为:
获得-5000元的效用为:
期望效用为:
因此,对于该消费者来说,有; ; 。 ,所以他是风险偏好型·
; ; 。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