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南大学商学院823管理学原理之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论述题

1. 滚动方式计划有何基本特点?

【答案】滚动方式计划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使用近细远粗的办法制定计划。在计划期的第一阶段结束时,要根据该阶段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外部与内部有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对原计划进行修订,并根据同样的原则逐期滚动。每次修订都使整个计划向前滚动一个阶段。其特点具体表现为:

(1)滚动计划方法虽然使得计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的任务量加大,但最突出的优点是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切合实际,这是它的最突出的优点。由于人们无法对未来的环境变化作出准确的估计和判断,所以计划针对的时期越长,不准确性就越大,其实施难度也越大。滚动计划相对来说缩短了计划时期,加大了计划的准确和可操作性,从而是战略性计划实施的有效方法。

(2)滚动计划方法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这就保证了即使由于环境变化出现某些不平衡时也能及时地进行调节,使各期计划基本保持一致。

(3)滚动计划方法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这对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2. 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答案】根据罗伯特·卡茨(Katz )1974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三类技能: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技术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用图来表示。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较不重要。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管理者的人际技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人际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用图1-3来表示。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概念技能对干各种层次的管理和

重要性可用图表示,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

图 各种层次的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

3. 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潜在竞争者进入行业,变成显在的竞争者,由于它的新的业务能力和充裕的资源,将导致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其结果是产品价格可能被压低或从业者的经营成本上升,从而导致行业利润率下降。某一行业被入侵的威胁大小取决于行业进入障碍、行业产品价格水平、行业对入侵者的报复能力以及入侵者对报复的估计。

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因素主要有: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的单位成本随总产量的增加而降低。 (2)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化意味着现有的公司由于过去的广告、顾客服务、产品特点或由于第一个进入该行业而获得的商标及顾客信誉上的优势。

(3)转移成本。转移成本指买方从向某一供应商购买产品转移到向另一供应商购买产品时所遇到的一次性成本。

(4)资本需求。

(5)在位优势。在位优势指行业已在位的厂商由十一段时间经营而积累起来的优势。

(6)政府政策。政府往往限制甚至封锁、也往往会鼓励或补贴对某行业的进入。

4. 如何对当代动机理论进行整合以解释员工的动机?

【答案】(1)当代动机理论

动机是指个体希望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其前提条件是这种努力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当代动机理论包括:①三种需要理论; ②目标设置理论; ③强化理论; ④具有激励作用的工作设计; ⑤公平理论; ⑥期望理论。

(2)激励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应设计形式新颖的激励计划,来改善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这此激励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绩效工资。根据激励的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的逻辑,企业突出绩效工资是指员工是根据他的绩效贡献而得到奖励的。

(2)分红。这是员工和管理人员在特定的单位中,当单位绩效打破预先确定的绩效目标时接受奖金的一项激励计划。和绩效工资不同的是,分红鼓励协调和团队工作,因为全体员工都对经营单位的利益在做贡献。

(3)总奖金。是以绩效为基础的一次性现金支付计划。单独的现金支付旨在提高激励的效价。

(4)知识工资。是指一个员工的工资随着他能够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知识工资增加了公司的灵活性和效率。

(5)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给予员工部分企业的股权,允许他们分享改进的利润绩散。员工持股计划实际上是公司以放弃股权的代价来提高生产率水平,但能大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6)灵活的工作日程。主要指取消对员工固定的五日上班8小时工作制的限制修改的内容包括四日工作制、灵活的时间以及轮流工作。这一激励计划意味着公司同意使用兼职员工,也消除了员工因长期从事某种工作而导致的枯燥和单调。

5.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有哪些? 请分析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案】企业应该在外部环境评估和内部条件分析基础上,首先考虑如何进行国际经营。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1)出日

出口是指企业将国内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输往海外目标市场的活动。根据该企业与目标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区分为两种类型:

①间接出口,是一种与目标市场联系较为松散的进入方式,一般也是国际化经营的最初阶段; ②直接出口,是出口阶段的高级形式,采用这种出口方式的大多是通过问接出口累积到一定经验的企业。

③出口方式的优势:A. 出口方式并不需要企业拥有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的知识和经验; B. 出口方式的资源投入相对较少,风险也相对较小。

④出口方式的局限性:非生产性成本支出较大,控制程度低。

(2)非股权安排

非股权安排又称合同安排。该种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不以股权控制为目标,并且所涉及的财务风险较小。

非股权安排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

①特许,是当事人一方将其技术、商标或专利的使用权转让给另一方,由后者按合同规定使用的交易行为;

②合同制造,是指企业利用目标市场国厂商现有的设备和条件生产规定产品的经营方式; ③管理合同,是通过向目标市场国的某一企业提供管理技术,或负责该企业的经营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