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828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固定化微生物
【答案】固定化微生物是指用包埋等方法将酶活力强的微生物体固定在载体上的微生物。微生物体本身是多酶体系的固定化载体,将整个细胞固定化更有利于保持其原有活性,甚至可提高活性。有死细胞固定化和生长细胞固定化两种。
2. 微生物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
【答案】(1)分批培养是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在特定条件下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2)连续培养是指采用有效的措施让微生物在某特定的环境中保持旺盛生长状态的培养方法。连续培养包括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养两种。
3. 温和噬菌体
【答案】温和噬菌体是指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4. 发酵
【答案】发酵是指在无外在电子受体时,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此过程中有机物仅发生部分氧化,以它的中间代谢产物(即分子内的低分子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释放少量能量,其余的能量保留在最终产物中。
二、简答题
5.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哪几种?有何异同点?
【答案】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四种,其异同点如表1所示
表1 膜的四种主要运输方式的比较
6. 平板表面涂布法操作步骤是什么?
【答案】平板表面涂布法操作步骤如下:
(1)稀释样品:方法与稀释平板法中的稀释方法和步骤一样。
(2
)倒平板:将融化并冷却至
上旋转涂布均匀。
(4)培养:送恒温培养葙培养,如果培养时间较长,次日把培养皿倒置继续培养。
(5)结果观察:待长出菌落,观察、分析实验结果
7. 什么叫平板划线法?
【答案】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不同种的不同个体或同一种的不同细胞,通过带菌的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做多次划线的稀释法。能得到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印成单菌落,通常把这种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物的纯种。有时这种单菌落并非都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可得到细胞纯菌落的克隆纯种。
8. 微生物如何获得所需的ATP?
【答案】微生物获得所需ATP 的方式如下:
(1)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是指微生物在好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通过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体系获得ATP 的过程。其递氢和受氢过程与磷酸化反应相偶联,并产生ATP 。
左右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凝后即成平板。(3)涂布:用无菌移液管吸取一定量的经适当稀释的样品液于平板上,用三角刮刀在平板
(2)光合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是指光引起叶绿素、菌绿素或菌紫素逐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体系获得ATP 的过程。产氧光合生物有藻类和蓝细菌,它们依靠叶绿素通过非环式的光合磷酸化合成ATP 。不产氧的光合细菌则通过环式光合磷酸化合成ATP 。
(3)基质(底物)水平磷酸化
基质(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微生物在基质氧化过程中,通过基质水平磷酸化获得ATP 的过程。微生物在基质氧化过程中,可形成多种含高自由能的中间产物,如发酵中产生含有高能键的1,3-二磷酸甘油酸,
这一中间体将高能键交给ADP , 使ADP 磷酸化而生成ATP 。
9. 能作为病毒培养基的敏感细胞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敏感细胞要具备如下条件:
(1)必须是活的敏感动物或是活的敏感动物组织细胞。
(2)能提供病毒附着的受体。
(3)敏感细胞内没有破坏特异性病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病毒进入细胞可生长繁殖a
三、论述题
10.简单叙述糖酵解的阶段过程,分析其在微生物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1)定义
糖酵解途径又称EMP 或E-M 途径,即在无氧条件下
,
酮酸、
和的过程。
用于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经同分异构(2)糖酵解的详细步骤
①反应一开始消耗
化和再一次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重要中间产物)。
②经醛缩酶催化,1,6-二磷酸果糖裂解成为两种三碳化合物,即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至此
,
以上的反应均未涉及真正的氧化。
@由3-磷酸甘油醛转变成1, 3-二磷酸甘油酸时发生第一次氧化(脱氢,醛基氧化为羧基),失去两个电子,
由氧化态的接受,形成还原态的NADH 。1,3-二磷酸甘油酸是含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在磷酸甘油酸激酶的催化下,将高能键转移到ADP 分子上,形成ATP 分子(无机磷酸根变成有机态)。这种与有机物的氧化偶联合成新的高能磷酸键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④反应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时,发生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将高能磷酸键的能量转移给ADP 生成ATP
。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合成
消耗
故净得
反应至此(丙酮酸)属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的总反应式为:
葡萄糖逐步分解而产生丙
的葡萄糖转化为的3-磷酸甘油醛。由于阶段1的葡萄糖磷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