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内部复习题4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把开座谈会和个别访问结合起来?

【答案】座谈会,又名调查会,区别于个别访问。开座谈会是记者邀请一些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向参加座谈的人进行采访。相对个别访间而言,面对的是群体采访对象。要把开座谈会和个别访问结合起来主要包括:

(1)有些采访仟务,靠个别访问就能完成,不必开座谈会;

(2)有些采访任务,除个别访问外,还要开座谈会,把个别访问和开座谈会结合起来;

(3)有些采访任务,不需要个别访问,完全靠开座谈会来完成;

(4)有些不便扩散的问题,放在座谈会上去谈,就不合适,只能靠个别访问;

(5)有些问题,需要细谈,座谈会人多,每人发言的时间有限,只能靠个别访问;

(6)座谈会上谈得不清楚或不深的问题,可以通过个别访问来解决。

2. 了解通讯的演变历程。

【答案】通讯是指以叙述与描写相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法,较详尽报道事件的新闻常用体裁。在叙描结合的基础上,可适时、适当使用抒情与议论等表现手法和相关修辞手段,使受众产生如见其人、如见其物、如经其事、如临其境的深切感受。

在我国,最早的通讯是出于王韬之手,早在1872年,他就有国外游历而编译的《普法观战纪》。真正在通讯上自成一格并有重大影响者当属黄远生。1915年12月25日其在旧金山遇刺后,友人将其新闻作品辑为《远生遗著》,共4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报刊通讯为主的文集,由此也正式奠定了通讯在新闻体裁中的地位,黄远生本人也被称之为“通讯界之大师”、“新闻界之奇才”,“远生通讯”蜚声于时并流传至今。

在中国,通讯体裁的发展非常迅速,且丰富多彩,目前,通讯体裁的主要题材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人物专访、新闻小故事、特写等。

3.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写作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事实的活动”请谈谈你对这一定义的理解?

【答案】综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全过程,采访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实在不容低估。60多年前,著名报人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就强调指出,在报纸的所有业务中,“以采访为最重要”。西方新闻界普遍认为:一流的采访者必定是一流的撰稿人。采访的这种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主要应从采访与写作的关系卜去认识。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