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27物理化学(乙)之物理化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有四种浓度都是
A. B. C. D.
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平均活度因子最大的是( )。
【答案】A 【解析】按
极限定律
离子强度越大,平均活度因子越小。
KC1的离子强度最小,所以平均活度因子最大。
2. 某电池在298K ,标准压力下可逆放电的同时,放出100J 的热量,则该电池反应的焓变ArH 为( )。
A. _ B. C. D. 【答案】C
【解析】在等温
时
3. 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凹面下液体所受的压力P 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相比( )。
A. B. C. D. 不确定
【答案】B
【解析】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管内水上升形成凹液面,附加压力的方向指向气相一侧。假设液面上升距离为h ,那么凹面下方液体所受压力
可逆放电时放出的热量
为
电池能放电,说明是自发电池
,
小于零,
所以
即小于
4. 在时,电池则其电动势E
( )。
A.>0 B.<0 C.=0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电池反应为:
, 电动势
5. 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如下变化( )。
A. (阳)变大,B.
(阳)变小,C. 两者都变大 D. 两者都变小 【答案】A
【解析】根据极化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即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对于阴极而言,浓差极化是因为阴极附近的离子沉积到阴极表面,使其浓度小于本体浓度,从而导致其电极电势低于可逆时的电极电势;电化学极化是由于本身反应的迟缓性而使阴极表面积累了过多的电子,从而使电极电势向负方向移动。所以,阴极极化的结果使电极电势变得更负,同理,阳极极化使电极电势变得更正。
6. 有6个独立的定位粒子,分布在三个粒子能级依次为
【答案】B
【解析】此题中系统为定域子系统,粒子可辨,由排列组合的知识可知B 项错误。
7. 将大分子电解质的水溶液用半透膜和纯水隔开,大分子电解质中的不能透过半透膜,其余小离子和水分子可以。达到
A. 大于7 B. 小于7 C. 等于7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大分子电解质中的而为了维持溶液的电中性,膜外
不能透过半透膜,而
(阴)变小 (阴)变大
上,能级非简并,各能级上的分布数
则此种分布的微态数在下列表示式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
平衡时,膜外水的将( )。
和可以。浓度差会使向膜外运动。
会向膜内运动,从而导致膜外水溶液的pH 升高。
8. 有关
理论,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
规则
A. 能够定量描述胶体稳定性与粒子之间相互排斥和吸引作用之间的关系 B. 能够在理论上解释D. 能够阐述【答案】D 【解析】
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胶粒之间存在着斥力势能和吸力势能; ②系统总势能是斥力势能和吸力势能的加和:
③总势能、斥力势能和吸力势能均随胶粒间距的改变而改变。 B. 项,
规则认为电解质中起聚沉作用的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聚沉
作用的本质是电解质离子改变了扩散层的结构,降低了斥力势能。
9. lmol 某双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 等温膨胀时( )。
A. C.
+变,【答案】B
【解析】根据各个配分函数
10.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
A. B. C.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向饱和溶液中加入纯溶质,溶质不再溶解,溶液中溶质也不会析出,故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纯溶质己经达到平衡,两者化学势相等。
11.下列关于界面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部分子所受四周邻近相同分子的作用力是不对称的 B. 内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其运动方向总是指向表面 C. 表面分子总是倾向于远离内部分子,以降低物质的表面积 D. 表面分子所受到的邻近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不为零 【答案】D
【解析】A 项,内部分子所受四周邻近相同分子的作用力是对称的;B 项,内部分子是不断C 项, 运动的,其运动方向是随机的;表面分子一般是通过吸附来平衡表面分子的受力+平衡状态。
C. 仅适合胶体粒子表面带有电荷的体系
电势的物理意义
均不变 B. 变,
均变 D.
均不变 均变
的表达式可知,只有平动配分函数
与体积有关。
与纯溶质的化学势的关系式为(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