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19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湘江评论》
【答案】《湘江评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进步学生报刊之一,是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于1919年7月14日在长沙创刊,由毛泽东主编。它是一张4开4版的小型周报,新闻、评论全部用白话文写作,以述评为主。毛泽东不仅精心编辑这张报纸,还发表政论、述论、杂论将近40篇。该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李大钊评价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1919年8月上旬,《湘江评论》被湖南军阀张敬尧查封。
2. “九台式”
【答案】1952年4月1日,全国第一座利用电话线路播出的九台县广播站建成,为当时经济贫困的农村地区发展有线广播提供了一个可资效法的模板。同年1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九台县广播站的建站经验,并把这一利用电话线路建立广播站的方式称为“九台式”。会议结束后,“九台式”广播站在全国得到推广,提高了当时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站的普及率。
3. 《益闻录》
【答案】《益闻录》是上海天主教耶稣会办的中文刊物。主编。它以时事新闻为主,每期只有一两篇传教的文章。闻汇报》,每周出两期,1899年第100期起简称《汇报》,1879年3月16日创刊,初为半月刊,后改周刊,李林1898年8月17日与《格致新报》合并,改名《格致益并分别出版每周两期的《时事汇录》和每周一期的《科学杂志》。在政治倾向上。它公开维护法国殖民利益。1912年改出《圣教杂志》。
4. 梁效
【答案】梁效又称梁小章,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成立的大型写作组的笔名,是“四人帮”在舆论宣传上的别动队之一。写作组是“四人帮”的御用“笔杆子”,炮制了许多重磅炸弹,置人于死地。“四人帮”往往“透露”一些中央的最新精神给写作组,指出要害所在,定出基本的调子,或者直接向这些写作组布置题目。这些写作组撰写了大量的影射文章,对中国历史断章取义,肆意歪曲,牵强附会,假借“批林批孔”、批儒捧法,千方百计为“四人帮”夺取最高领导权制造舆论。
5. 揭帖
【答案】揭帖是使用于明代起义军中的新闻传播工具,类似于近代的小字报或传单,经常用以发布声讨明王朝的政治檄文,公布起义军的政策,公布赃官和土豪劣绅名单等,进行瓦解敌人的宣传。
6. “竖三民”
【答案】“竖三民”是指于右任于1909年5月创办的《民呼日报》、1909年10月创办的《民吁日报})和1910年10月创办的《民立报》。这三份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创办时间互相衔接,又均以“民”字打头,因此被称为“竖三民”。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于右仟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引起日本政府盛怒,出版一个月后被封。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7. 成舍我
【答案】成舍我是中国现代著名爱国报人、新闻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在上海《国民日报》仟校对、助理编辑。在北京《益世报》任编辑、总编辑。1924年起,他先后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形成著名的“世界”报系,还创办了《民生报》、《立报》等报纸,最终创下资产达数亿美兀的成氏“新闻帝国”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报人之一。成舍我的报业生涯虽然多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新闻事业起步未久的阶段,但他在许多方面吸收了西方的办报经验,其报业经营主张和新闻思想与现代传播理论不谋而合。尽管成舍我办报也有局限和过失之处,但其办报经验不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对繁荣中国新闻报刊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8. 进奏院状
【答案】进奏院状是指我国唐代不定期地由派驻首都的进奏院向地方藩镇传发的、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原始状态的报纸,是官报的雏形,其性质接近于后来的“邸报”。内容主要涉及皇帝的起居活动、诏旨,官吏任免事项,臣僚们的章奏以及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特点主要有:①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传发,其读者对象主要是地方的藩镇和诸道长官; ②在行文上还保留有某种官文书的痕迹,但不同于一般的官文书,所提供的官方信息往往早于正式的官文书; ③所提供的信息,绝大多数属于朝廷的政事活动; ④所提供的信息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一些则是从他们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9. 网络编辑
【答案】网络编辑亦可称为网络编辑员,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新职业,与传统媒体的编辑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存在一定的不同,网络编辑是在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上进行信息处理、新闻发布等。网络编辑已经成为一种既定的编辑形式。网络编辑职业分为网络编辑员、助理网络编辑师、网络编辑师和高级网络编辑师四个等级。
10.《香港船头货价纸》
【答案】((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1857年11月3日由开刺报馆创办,周三刊,实为英文《开刺报》的中文版。该报所刊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行情、商业信息和广告为主,主要读者对象为商店职员。该报后改名《香港中外新报》,所刊新闻进一步增多,发行对象扩大为一般市民。1872年5月4日后,该报每日另出《行情纸》,为读者提供市场信息。1873年,《香港中外新报》改版为日报,之后又脱离《仔刺报》,成为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出至1919年停刊。
二、论述题
11.关于大V 责任运动,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网络名人社会责仟论坛日前召开,众多“大V' ,齐齐聚首,纷纷发言。名气越大,责仟越大,越要善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一一这样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
(1)网络空间是现实生活的另一种形态,所谓虚拟世界,公共性和社会性一点也不虚拟。“人人都有麦克风”,意味着人人都得承担相应责任。特别是当下,一批名人“大V ”的粉丝动辄以几十万、上百万乃至上千万计,往往“鼠标轻点、应者如云”,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带头“挺”什么“踩”什么,当然应该有更多思考、更多承担。
(2)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同样寥寥几句话,若由千万粉丝级的“大V' ,发布,瞬间就会推送到网络的各个角落。而某条假消息,一经多位“大V' ,转发,立呈燎原之势,即便不久被证伪,恶劣影响也已造成,辟谣要花极高成本。尽管我们小应夸大“大V' ,们呼风唤雨的能力,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既然享有更大话语权,那么在众声喧哗、泥沙俱下之时,“大V ”们都更有理由遵规守法; 在弘扬美德、倡导诚信之时,“大V ”们都更有理由一马当先。如果每每自居“意见领袖”,享受着影响力带来的种种好处,却认为没有任何传播正能量的义务,恐怕实在说不过去。
(3)对“大V ”们而言,承担社会责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比如,多几分慎重,对那些明显可疑,又不在自己专业领域和熟悉范围的“爆炸性信息”,想一想、查一查、缓一缓再发再转。不抢着架秧子起哄,更不明知多半是谣言还故意加上“求辟谣”的标签扩散; 比如,论事多讲点客观理性、多讲点建设性意见,不预设立场或道德绑架式拍砖,更不为了个人扬名立万而语不惊人死不体; 比如,自觉抵制“有损他人名誉和利益的行为”,不发偏激泄愤之语,更不煽呼拥夏投入党同伐异、叫阵约架、人身攻击; 再比如,多传递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声音,让大家特别是年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