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06新闻与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重读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就风貌通讯的采写以及记者素质,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答案】(1)1935年7月至1936年6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名义前往中国西北,足迹到达川、陕、青、甘、宁夏、内蒙等省市,全程四千余里。发表的通讯集成《中国的西北角》,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国西北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字,读后感觉到作者的爱憎、愤怒和忧虑之情绪。

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荒无人烟的雪山草地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记者本亦是视生命如草芥之人”,范长江的责任感和对亲身实践的重视,最终让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北的土地,得到一手的资料,为民众、为历史创造了宝贵的财富。

(2)同时,在通讯集里也可以读出他的孤独感:“惟他们(两名撒哈拉向导)彼此用突厥语谈话,记者丝毫不解,颇有身入异域之思”,当他在无边的戈壁滩孤独前行时,也念起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的诗句。然而,这样的环境客观上也促使范长江更深入地思考社会问题之根源、人生奋斗的意义。川西高原的夜晚,当他晚上荷枪披被,值夜警备时,却能在荒芜的环境和静谧的心绪中不断思考人生。

(3)在进入青海、陕甘一带之后,作者对于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篇幅增加,解决策略也更加中肯。也许是途中这类境况太多,刺激作者思考更为直接、实际的解决方法:对兰州经济地位衰弱的分析,以及重税苛捐的危害和根源,对渭河平原商业衰退的解释,对青海民族宗教问题的思考等等,都为当地百姓的利益贡献了自己的心血。得出这样的思考和成果,除了范长江先生具有的敏锐的眼光和深厚的历史修养外,更重要的是他高度的社会责仟感、对百姓的情谊和对民族前途的深深忧虑。

2. 你认为新闻特稿的报道要点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新闻特稿的报道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1)核心事实。要掌握构成主体新闻的事实要素,这些事实构成新闻特稿的主体内容。新闻特稿必须清晰地描述这些核心事实。

(2)发展历史。要全面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新闻特稿担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描述新闻事件的发展历程。

(3)生成原因。要说明新闻事件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问和空间发生,导致新闻发生的直接原因

与问接原因是什么。

(4)影响范围。要讲清新闻事件使什么人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揭示出事件对人们的生活发生影响的形式、程度及后果。

(5)对立运动。要查明并讲清在新闻事件中相互对立的人们的行为与观点,以全面展示出新闻事件的复杂性。

(6)未来趋势。要讲明事态的发展趋向。

一篇新闻特稿中未必能够囊括上述所有的报道要点。有时限于各种客观与主观的障碍,有时是由于报道仟务的限定,新闻特稿只是着重对上述要点中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是某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报道。但是,上述报道要点是构成特稿传播价值的基础,涉及得越是全面、越是深刻,特稿的传播价值就越大。

3. 就现实的某一事件或某一新闻人物,试作通讯主题方面的训练。

【答案】(一)通讯稿件

烈十妻子悲痛入院武警总医院精心照顾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邱丽芳吴敏)郭宝山夫人孙革敏自得知爱人逝去后住进武警总医院,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

悲伤的孙革敏告诉武警总医院的医护人员,郭宝山平时身体很好,但就是牙不好。去年他在武警总医院种了颗牙,牙桩打好了,牙冠也做好了,这次临去海地前,医生还通知他来安装牙冠,但他忙于维和的事,没有戴上牙冠就走了。武警总医院的医护人员守护着痛哭不己的孙革敏,同时也在缅怀英雄,他们呼唤着英雄:“郭局长,我们还等着您回来安牙呢! ”

1月13日4:48分,孙革敏收到郭宝山发回的信息:“安抵海地,勿念’夕。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后,海地就发生了地震。孙革敏眼含热泪地讲述着:“老伴儿还是个硬汉子,遇事儿特别坚强。我不想让大家看到我的泪水,他在天国会不安的。”

因为过于悲伤,孙革敏的神情有些恍惚。她说丈夫去海地之前,自己就知道那里很危险。但是这么多年来,孙革敏对于丈夫的决定己经只有“服从”。郭宝山临行前说:“我管不了那么多,维和是大事儿。”在知道郭宝山局长出事儿后,很多人都打来电话慰问,孙革敏尽管心里难受,但是也为丈夫感到骄傲。

临去海地前几天,郭宝山和老伴儿也刚刚买了蛋糕,纪念他们结婚33周年,而这也成了孙革敏记忆中永远的记忆。

原本郭宝山这次从海地回来后要主持儿子的婚礼。“老伴儿已经60岁了,他这一走,再也看不到婚礼,吃不到婚宴,最终还是留下了遗憾。一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觉得憋闷与难受。”孙革敏说。

(二)分析

这是有关海地维和英雄郭宝山夫人的一篇通讯。在众多相关题材的报道中,该报道能够脱颖而出,就在于它的主题很真实。

报道维和英雄,可以从多个方面选择主题,例如,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经历等等,但记者

从生活的角度报道郭宝山的爱国敬业精神。“他的牙还没有补好”“他还没有主持儿子的婚礼”,虽然只是生活琐事,但正是这种平凡感动着我们。

有些报道专注于他们的工作而忽略他们也是普通人,有家人有平凡的生活,使得报道不能以情动人,达不到良好的报道效果。

4. 你认为写作人物特稿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答案】人物特稿写作的技术要点如下:

(1)写作人物特稿首先要对下面两个问题做出明确回答:

①为什么现在要写这个人? 这关系到对所报道人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只有准确地认识了人物的报道价值,才能使报道具有影响力。这需要对所报道的人物与民众需求之间的关系、所报道的人物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合理的结论。

②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是对人物特稿报道主题的确认。当确认了人物的新闻价值之后,就要考虑怎样从这个人物的人生经历中找到一个最能打动受众的报道主题。这个报道主题应该是最具有新闻价值的,这个人物的所有精彩的阅历、故事、言语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报道的主题进行编织。

(2)写作人物特稿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即使是写作人物的人生历程,也要抓住重点。因为只有突出重点,才能集中表现主题,才能吸引受众。

②即使是写作人物的人生片段,也要注意到构成人物整个人生的背景。因为只有全面了解了人物的全部人生经历,你才能深刻地认识你要表达的人物人生片段的意义。

(3)人物特稿的结构方式

“现在一过去一现在一将来”一一这是写作人物特稿的一个有效的结构框架。

①从人物的现在开始是把人物最新的情况告诉读者,这往往是提起读者阅读兴趣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是揭示人物新闻价值的最有效的力一法。

②接着可以展开对人物的报道,这时就要涉及人物阅历的更为广阔的背景。无论是人物的童年,还是他的婚姻; 无论是他接受的教育,还是他开创的事业; 无论是他的成功,还是他的失败,人物人生经历中的故事都可以调用。这是让读者了解历史、了解由来、了解“为什么”的重要时刻。

③然后再回到现在。由于有了历史情况的铺垫,此时可以更深入地交代人物当前的情况,用更丰富的资料更深入地说明报道的主题。这个时候写人物“现在”的状况,与报道开始时不同,开始的“现在”是引子,此时的“现在”是骨干。

④最后可以瞩目于未来。诸如人物对未来的筹划,人物的生活和工作有可能发生的变化等。

(4)写作人物特稿时,需要的内容要素“镜头感”的画面,这种画面对于再现新闻事件的场景、新闻人物的经历往往都是非常有效的。细节在特稿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形象的画面,更重要的是用形象的力量传递思想和情感,让读者更加接近新闻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