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糖苷。
【答案】糖苷是指单糖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分子(例如醇、糖、嘌呤或嘧啶)的羟基、胺基或巯基缩合形成的含糖衍生物。
2. 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答案】位点特异性重组是指发生在DNA 特异性位点上的重组。
3. 泛肽途径。
【答案】泛肽途径又称碱性系统,是指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细胞内的蛋白降解系统,主要降解短寿命蛋白质和反常蛋白。
4.
【答案】(泛紊)又称泛肽,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故名泛素。泛素在真核细胞中的含量尤为丰富,负责标记待分解的蛋白质,介导其选择性降解。泛素在蛋白定位、细胞周期、凋亡、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调控、应激反应以及修复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5. 退火(annealing )。
【答案】退火是指DNA 由单链复性变成双链结构的过程。来源相同的DNA 单链经退火后完全恢复双链结构,不同来源DNA 之间或DNA 和RNA 之间,退火后形成杂交分子。
6. 基因。
【答案】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或RNA 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基本单位,其化学本质为DNA (对于RNA 病毒则是RNA ),主要包括编码序列、间隔序列和调控序列。
7. 氧化磷酸化。
【答案】氧化磷酸化是指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 磷酸化生成ATP 的作用。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TP 的主要方式。
8. 一碳基团。
【答案】一碳基团是指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可以分解产生的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在一碳基团转移过程中起辅酶作用的是四氢叶酸。许多氨基酸的代谢过程与一碳基团的代谢有关,嘌呤与胸腺嘧啶的生物合成也与其密切相关。
9. 波尔效应(Bohr effect)。
【答案】
波尔效应是指增加
进血红蛋白释放氧。反之高浓度的
分压,提高或者增加的浓度,能够提高血红蛋白亚基的协同效应,值,也能增加亚基协同效应,促
和分压的变化,对血红蛋白结的分压,都将促进脱氧血红蛋白分子释放
浓度或值及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并且发现増加离子浓度或降低这些相互有关的现象。波尔效应主要是描述合氧的影响,它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10.胞吐(作用)。
【答案】胞吐是指分泌的物质被包裹在脂囊泡内,与质膜融合,然后将物质释放到细胞外空间的过程。
二、单选题
11.肌醇
A. 线粒体
B. 溶酶体C 内质网
C. 细胞外
D. 钙离子和钙调蛋白复合物
【答案】C
【解析】内质网为细胞内最主要的钙离子储存池。
12.人体内不能合成的脂肪酸是( )。
A. 软脂酸
B. 硬脂酸
C. 亚油酸
D. 油酸
【答案】C
13.关于核苷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游离的核苷酸均是
B. 核苷酸中的糖苷键均为
D. 核苷酸是含碱基的磷酸酯
【答案】B
三磷酸启动钙离子从哪里释放出来?( ) 核苷酸 糖苷键 C. 核苷酸中的糖苷键均是糖苷键
14.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由胰岛的细胞生成
B. 前胰岛素原裂解成胰岛素原
C. 胰岛素原在细胞内转变成胰岛素
D. 胰岛素含有51个氨基酸残基
E. 胰岛素含有一条B 链经二硫键与C 链连接
【答案】E
【解析】胰岛素是在胰岛细胞的内质网内合成的。初合成肽链被称为前胰岛素原,N 末端去掉16个氨基酸残基后,形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是一条连续的多肽链,由21个氨基酸残基的A 链,约30个氨基酸残基的连结肽(C 肽)和30个残基的B 链构成,A 链和B 链之间由两条二硫键相连,胰岛素原分子从内质网腔被转运到高尔基体包裹成贮藏颗粒。在高尔基体贮藏颗粒内胰岛原被水解,C 肽脱落,形成有活性的胰岛素。
15.DNA 测序时,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使用的变性剂是( )。
A. 尿素
B.SDS
C. 盐酸胍
D. 异硫氰酸胍
【答案】A
【解析】尿素是一种蛋白质变性,它可以使核酸酶变性,防止待测DNA 被降解,所以它是用聚丙烯酰脂凝胶电泳测定DNA 序列时常用的变性剂,另外琼脂糖凝胶电泳也常用于分析DNA 。由于琼脂糖制品中往往带有核糖核酸酶杂质,所以用于分析RNA 时,必须加入蛋白质变性剂,如甲醛等
16.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CoA 直接来自( )。
A. 脂肪组织内脂酸氧化
B. 赖氨酸的分解
C. 线粒体内葡萄糖的氧化
D. 胞液内柠檬酸的裂解
E. 酮体氧化
【答案】D
17.下列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是三大营养素分解的共同途径
B. 乙酰
C. 乙酰进入三羧酸循环后只能被氧化 经三羧酸循环氧化时可提供4分子还原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