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原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应收票据贴现

【答案】应收票据作为—种债权凭证,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还没有到期的,尚未兑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扣除按银行的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后,将余额付给贴现企业的义务活动。

票据贴现分为无追索权票据贴现和有追索权票据贴现两种方式:①无追索权票据贴现是指贴现票据的所有风险和利益在票据贴现时全部转移给银行,在票据到期日若出票人违约,贴现企业不负连带债务责任; ②有追索权票据贴现是指贴现票据的所有风险和利益在票据贴现时并不完全转移给银行,贴现企业负有背书责任,即在票据到期日,若出票人违约,银行将向贴现者提示票据索取款项。

2. 未达账项

【答案】未达账项是指企业单位与银行之间,对同—项经济业务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所形成的—方已登记入账,而另—方因未收到相关凭证,尚未登记入账的事项。例如,企业存入银行的存款,企业己登记入账,增加了银行存款,但银行因尚在办理手续,在编制对账单时还未入账以增加企业的存款等。

未达账项主要是因为企业和银行收到结算凭证的时间不—致所产生的。企业和银行之间可能会发生以下四个方面的未达账项:①银行己经收款入账,而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收款通知因而未收款入账的款项,②银行己经付款入账,而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付款通知因而末付款入账的款项,③企业已经收款入账,而银行尚未办理完转账手续因而未收款入账的款项,④企业己经付款入账,而银行尚未办理完转账手续因而未付款入账的款项,如,企业已开出支票而持票人尚未向银行提现或转账等。

3. 权责发生制(应计基础)

【答案】权责发生制(应计基础)也称应计制或应计基础,是指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该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与否为标准,而不考虑款项是否已经收付的会计核算原则。权责发生制是当前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核算基础,其特点为:以交易和事项是否实质发生为确认标准,旨在计量主体在某个期间内取得经济收益与消耗经济资源之间的差额。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1)权责发生制的优点表现在:①能正确反映物权转移; ②使收入与费用得以合理的配比。③

采用权责发生制来计量企业的收益及其组成内容—般比当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能够更好地反映经营业绩; ④在市场经济中,是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确认了信用的所有方面。权责发生制会计通过在交易或其他事项发生时,而不是在收到或付出现金时,报告交易或其他事项产生的现金后果来辅助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旦这些现金流量能在—种能够认可的确定性程度上被估计时,权责发生制才提供有关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2)权责发生制也具有局限性:①权责发生制是面向过去的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会计难以提供未来的会计信息; 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权责发生制对某些会计确认程序不能也不可能得到全面贯彻。权责发生制是与历史成本相辅相成的,若—项交易或事项不能有效地用历史成本加以可靠地计量,权责发生制会计也就无法对其确认。

二、简答题

4. 如何进行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

【答案】财务报表附注一般包括:公司的一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报表的重要项目的说明以及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对于财务报表附注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的分析:

(1)注意分析和掌握上市公司的历史和主营业务范围。

在判断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时,要对上市公司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营业务范围以及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加以分析,以此判断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为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依据。

(2)分析会计处理方法对利润的影响。

在原始记录相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必然会编出不同数据的财务报表,得出不同的净利润。因此,信息使用者要想真正了解各个数据的计算方法,就应该耐心地阅读财务报表附注中企业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以及认真分析会计政策前后期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一致。

(3)分析附注中披露的或有损失事项。

公司因资产抵押、质押、工程保函、待决诉讼等原因所造成的或有损失项目绝对不可忽视。对于未决诉讼和仲裁事项,信息使用者需要考虑若败诉对公司现金流量、生产经营的影响和胜诉时款项收回的可能性,还要特别关注担保金额较大的公司。

(4)分析附注中披露的重要期后事项。

投资者对一些重要的期后事项如重大建设项目、自然灾害、重大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公司合并和分立、重大经济纠纷、重大购销合同、重大收付款业务、截止日活动的财务承诺等应予以特别的关注。这些重大期后事项,可能对当期的财务报表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有些项目会对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会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信息使用者应注意防范风险。

(5)分析附注中披露的关联交易事项。

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如不加以认真地

分析研究,就不能正确地评价一个公司的竞争力和长远发展水平,因此,应对财务报表中披露的关联交易情况进行分析。

5. 请简要说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答案】(1)成本法,是指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适用下列情形:

①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控制—般存在于以下情况,如: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的表决权资本; 投资企业虽然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但具有实质控制权的。

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企业应当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投资企业与其他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合营企业。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业。当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或以上至50%的表决权资本时,—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该种情况下不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不形成重大影响。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低于20%的,—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但符合下列情况之—的,应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 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包括股利分配政策等的制定; 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 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 向被投资单位提供关键技术资料。

(2)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6. 什么是权益法? 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案】权益法,是指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以投资成本计量,在投资持有期间则要根据投资企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相应调整的—种会计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