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平行登记与试算平衡
【答案】(1)平行登记是指对每—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中进行总括登记的同时还要在其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中进行明细登记。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的依据相同、会计期间—致、借贷方向—致、金额相等,使总分类账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之间形成相互核对的数量关系:①各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的合计数相等; ②各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期末的合计数相等。
(2)试算平衡是指通过账户余额或发生额合计数之间的平衡关系,检验记账工作正确与否的—种方法。在不同的记账方法下,试算平衡的公式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反映资金运动的平衡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中,试算平衡的基本公式是:①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 ②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 ③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如果上述三个方面都能保持平衡,说明记账工作基本上是正确的,否则就是说明记账工作发生了差错。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试算平衡通常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2. 成本与费用
【答案】(1)财务会计中将成本定义为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和支出。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是从会计角度来研究如何把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耗费和支出归集、计算出生产成本。这个定义主要是为生产成本核算服务的。
管理会计中使用的是广义成本的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是未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未发生的价值牺牲,一般通过为之所放弃的资源来衡量。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把成本描述为实现某一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强调的是成本形成的原因和成本发生的必要性。它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而且还包括期间费用; 不及包括己经实际发生的实际成本,而且还包括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预计成本。所以,管理会计中使用的成本概念是从特定木的出发去研究为实现这一目的所付出的全部代价,而不是单纯从成本核算的角度去看成本,是广义成本的概念,它不仅为核算服务,主要是为管理服务。
(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费用泛指企业各种日常活动发生的所有耗费,狭义的费用仅指与本期营业收入相配比的那部分耗费。费用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确认,凡应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支付,均确认为本期费用; 反之,不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却使其款项己在本期支付,也不确认为本期费用。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②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③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 资本公积
【答案】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是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形成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原因有溢价发行股票、投资者超额缴入资本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从形成来源看,资本公积是由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额中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或者其他人(或单位)投入的不形成实收资本的资产的转化形式,从本质上应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
企业取得的资本公积金,在“资本公积”账户进行核算,并按资本公积形式的来源进行明细核算。资本公积由全体股东享有,资本公积在转增资本时,按各个股东在实收资本所占的投资比例计算的金额,分别转增各个股东的投资金额。资本公积明细科目中的各准备明细科目,如股权投资准各等,是所有者权益的一种准各,在未转入“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前,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待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和股权投资处置时,再将其转入“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转入“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后才可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或股本)。
二、简答题
4. 什么是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1)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过程的全部费用开支。生产费用是生产成本形成的基础。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生产费用在计入产品成本时,不仅要按照一定的产品品种等核算对象归集,而且要按照一定的成本组成项目进行归集,这些项目在会计上称为成本项目。企业的产品成本的形成基础是生产费用,因而可以根据生产费用的组成内容确定产品生产成本的项目。生产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组成部分。
以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是为生产哪一种产品而发生的一般易于辨别,因而在发生时就可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直接计入所生产产品的成本。由于这两项生产费用是可以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因而,也被称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发生的频率也比较高。因而,企业对发生的制造费用一般是先在“制造费用”账户归集其在当期发生的数额,待期末(一般为月末)时再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制造费用正是以这种间接方式而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因而,制造费用也被称为间接费用。
5. 如何摊销应付债券的溢价和折价?
【答案】对债券溢价和折价的摊销应采用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是以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
,求得该期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与实际支付率,乘以每期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亦称摊余成本)
利息的差额,即为该期溢、折价的摊销额。用公式表示为:
溢价摊销额=应付利息-当期利息费用
折价摊销额=当期利息费用-应付利息
当期利息费用=债券该期期初账面价值×市场利率
(1)溢价发行债券的溢价摊销
将债券的溢价金额理解为发行企业先收回债券持有人未来多得的利息,然后再按高于市场利率的债券票面利率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因此,在确认利息时,企业就应该将发行债券时的溢价部分分期抵销按票面利率支付的利息费用,即债券的溢价部分应逐期从利息费用中扣除。
(2)折价发行债券的折价摊销
将债券折价理解为发行企业先支付给债券持有人一部分未来少收的利息,然后再按低于市场利率的债券票面利率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因此,在确认利息时,企业就应该用因债券折价而少收的部分款项去补充按票面利率支付的利息费用,即债券的折价部分应逐期转化为利息费用。
6. 以企业合并方式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遵循特定的会计处理原则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应遵循以下规定: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但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被投资单位己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核算,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但不包括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己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等的手续费、佣金等与权益性证券发行直接相关的费用,不构成取得长期教权投资的成本。该部分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以其持有的对第三方的投资作为出资投入企业,接受投资的企业原则上应当按照投资各方在投资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值作为取得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4)以债务重组、非货币险资产交换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陛资产交换》的规定确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