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619管理学基础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预算控制
【答案】预算控制是指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有效的约束,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能够充分地利用的过程。预算控制必须借助基本的技术要素,才能发挥控制作用,产生控制效应。有效的预算控制应当是一个全流程、全方位的多维控制系统,是一个点面结合、主辅结合、自始至终的动态控制系统。
2. 管理技能; 概念技能
【答案】管理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它分为三类:
①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如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核算技能、市场营销人员的产品营销技能、技术人员的技术开发技能等;
②人际技能。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励他人,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如管理者得与上下左右及组织外部的有关方面产生交往,建立一种复杂的协调关系;
③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如管理者对组织战略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等。
3. 权变理论
【答案】权变理论是把环境变化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该理论认为:环境是影响管理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领导方式取决于权变因素,即一种具体的领导方式不会到处都适应,在特定的情景下,应采取特定的领导方式。
这种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E=f(L , F , S )。式中,E 表示领导的有效性; L 表示领导者; F 表示被领导者; S 表示环境; f 表示函数关系。
权变理论的三种代表性理论:
(1)费德勒模型。该理论认为,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环境是否适应。
(2)情境领导理论。该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是通过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而实现的,选择的过程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而定。
(3)领导者参与模型,提出领导者的行为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任务的结构。
(4)路径一目标理论。它认为领导者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的能力,以及使职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包括指示性、支持性、参与性、以成就为目标四种领导方式。
4. 信息
【答案】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但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不是绝对的。
信息的生成过程如图所示。
图 从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信息具有如下特征:
(1)价值的不确定性;
(2)内容的可干扰性;
(3)形式和内容的更替性。
二、分析题
5. 孙工所在的助理项目部由六位监理人员组成。监理人员受业主委托在工地现场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对工程中所进行的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杳,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下笔工序的施工,六位监理人员各有分下。其中,赵工一一总监代表,是该项目部的领导; 其他五个监理分别是:沈工一一负责铜钵下程验收; 刘工一一负责模板工程验收; 宋工一一负责混凝土工程验收; 孙工一一负责电气安装工程验收; 黄工一一负责暖通工程验收。
赵工从事监理项日总的领导工作,责任心强,对下属们的监理工作总是事事过问,尽心尽责。整天从早忙到晚。似乎把五位监理的工作都由他一人来做才放心。他曾讲“以前,某工程只有我一个土建监理,一切事都办的很好,现在包括现有四位土建监理,可监理起工程来,并未感到轻松,倒更有麻烦事多起来的感觉。”其他监理评价赵工的工作是:“做不到点上,越忙越乱。”
沈工负责钢筋验收,工作努力,不怕吃苦,现场经验多,职称是六位监理中最低的一一助理工程师; 刘工负责模板工程验收,理论水平高,写作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 宋工负责混凝土工程验收。工作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不善言谈; 孙工和黄工分别负责电气和暖通工程验收。工作认真,水平可以。
工程开始时,工作进展还比较顺利。但不久,监理人员内部就出现了矛盾。几位监理对总监赵工的工作方法产生了意见。特别是沈工,他认为赵工对自己的工作成绩从未给予肯定,还时常遭受批评。例如,有一次沈工在检查钢筋时发现有问题,他立即通知了施工单位整改。赵工在现场巡视时发现了问题,赵工回来后就批评沈工,为什么没发现问题,当沈工说明不但发现了问题并做了处理后,赵工仍批评沈工为什么没向他汇报。有时还出现这样的问题,项日经理己将问题指给施工单位并指出整改方法,而项日总监赵工发现同一问题也向施工单位指出整改方法,造成
施工单位不知听谁的混乱现象。再有,每个月末,监理项目部将本月工作质量,发生的问题,验评次数、优良率曲线等情况写成“监理月报”递交业主及质量监督站。开始这些工作都是由赵工亲自完成,但赵工逐渐感觉自己太忙,就提出让大家轮流写。写完后再由赵工核对修改。刘工认为,月报不是任何人都能很好的完成它。事实证明,刘工写的月报内容翔实,赵工基本不必修改,而其他监理写的月报,赵工要花几个小时的时间修改。有时,因赵工有其他事,月报未来得及修改,造成月报不能按时完成发出。
由于赵工的领导方式,几位监理无法与赵工沟通,使得整体的办事效率降低,士气低落,施工单位及业主对监理也小满意,工程速度和质量受到影响。
问题:
(1)赵工的问题出在哪? 违反了哪些管理理论?
(2)如何改进赵工的管理方式?
【答案】(1)领导的实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通过该过程来影响、激励和引导人们执行某项任务,以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行为。从本案例来看,赵工的领导风格属于独裁型,这种领导方式倾向于集权管理,采用命令式的方式告知下属采用什么样的工作方法,单边决策,限制员工参与。
赵工的问题在于没有根据环境的变化,转变自身的领导方式,以致工作团队办事效率低下,士气低落,导致施工单位及业主对监理的不满意,工程速度和质量也受到影响。
根据本案例,赵工的管理方式违背了以下管理理论:
①权责一致原则。权责一致是指一定的职权与一定的职责相适应,有责就有权,有权就有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赵工在工作中对下属们的监理工作总是事事过问,似乎五位监理的工作都由他一人来做才放心,这种做法打击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使分工形同虚设,同时导致了员工们的抱怨。
②集权和分权相适应的原则。赵工在工作中对下属们的监理工作总是事事过问,不敢向员工分权,结果导致自己整天忙里忙外,感到麻烦事特多,同时,员工抱怨赵工做不到点上,越忙越乱。这些都是集权和分权不相适应导致的后果。
③例外原则。赵工作为总监代表,没必要事事关心,只需抓好主要工作,其余的事情由其他监理来做就可以了,但是,恰恰相反,赵工什么事情都管,不善于抓关键点,结果造成了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好,违反了管理中的例外原则。
④人职匹配原则。人职匹配原则是指因人设职和因职设人的关系原则,只有将员工的才能和工作特点相匹配,才能提高工作水平,促进组织水平的提高。案例中,刘工理论水平高,写作能力强,写的月报内容翔实,但赵工没有充分利用刘工的优势,采用轮流写月报的做法,结果导致花几个小时的时间修改。有时,因赵工有其他事,月报未来得及修改,造成不能按时完成发出。
⑤分工协调原则。分工原理表明,一个人不必掌握所有的技能,只需掌握一项或少数几项技能并能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这样在一定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就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案例中,沈工负责铜钵工程验收,刘工负责模板工程验收,宋工负责混凝土工程验收,孙工负责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