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42管理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织变革

【答案】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组织的变革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一个组织的动态平衡包括的内容有:

①有足够的稳定性,以利于达到组织目前的目标;

②有足够的持续性,以保证组织在目标或方法方面进行有秩序的变革;

③有足够的适应性,以便组织能对外部的机会和要求以及内部的变化条件做出合适的反应; ④有足够的革新性,以便使组织在条件适宜时一能主动地进行变革。

组织变革的具体目标有:

①完善组织结构;

②优化组织管理功能;

③和谐组织的社会心理气氛;

④提高组织效能。

2. 古典决策理论

【答案】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主要盛行于1950年代以前。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1)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

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是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古典决策理论假设

①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

②决策环境条件的稳定与否是可以被改变的;

③决策者能够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

④作出完成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

可以看出,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不一定能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

3. 非权力影响力

【答案】非权力影响力区别于权力影响力,它是指以本人的品德、才能、学识等因素为基础而形成的。这种影响力人皆有之。品格、才能、知识和感情在自然影响力的形成中最为重要。

其中,领导者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它体现在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之中。优秀的品格会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才能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简称。作为领导者,才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种才能卓越的领导者就会使人们产生敬佩感,从而增加领导者的影响力。对领导者来说,决定自然影响力的才能主要是领导才能。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才能出众的人总是知识丰富的人。知识丰富的领导者,不仅可以提高领导能力,而且还容易与人接近,博得人们的信任,从而提高影响力。对于领导者来说,决定其影响力的首先是专业知识。感情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

4. 领导者

【答案】领导者是指担负领导职责,负责实施领导过程的主管人员,他们担负着管理者和领导者双重角色。现代领导者在组织中担负起引导和服务两个方面的职责:①引导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指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协调; ②服务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和帮助。可见,引导职责和服务职责是相辅相成的,并且,服务职责发挥得越好,引导职责就越能有效地实现。对于作为组织主管人员的领导者来说,权力和权威是实施领导的有效工具,领导者需要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和权威进行控制和指挥,发挥其在组织中的影响力。

二、分析题

5. 公司面向市场优化企业组织机构

不断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是适应不同产品结构、人才结构和科技结构,发挥企业各种资源效率的内在要求。D 公司近年来在组织机构方面的改革主要有:

(1)推行事业部制。为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与管理效率,D 公司精心研究和策划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方案,作出了先实行模拟事业部制,而后实行独立事业部制的决定,将厂部的八个职能部门重新合并成八部一室,压缩或分流102名处室人员。这一措施激发了各经营分厂的活力,管理效率得以提高,而厂部的工作则着重于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协调各经营分厂的经营战略、技术战略等更高层次的决策。

(2)生产组织管理从工艺专业化转向产品专业化。早在80年代术期,D 公司采用以工艺专业化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形式,但常常出现如下问题:①该种生产组织是跨行政部门的,在各生产工艺环节出现生产进度不一致时,有时难以协调; ②由于原料品种多,可能会引起原料组织不到位而出现停工待料现象,影响生产效率。D 公司对该公司产品的生产组织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其主导的三大类产品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必要按照生产工艺划分车间,于是打破了原来低效率的工艺专业化生产格局,建立起产品专业化的新体系,一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3)改革科研体制。1991年以前,D 公司将研究所集中于总厂,负责全厂技术开发,出于科研人员远离市场,缺乏市场意识,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与品科均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针对这一矛盾,D 公司作出了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的决策,即解散远离市场的集中式新产品开发研究所,而将其转移到相关的经营分厂。这一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现在:(1)技术开发以市场为导向,消除了科研与生产、销售脱节的弊端; (2)由于有了经济观念,产品开发中的小合理费用得以减少。

(4)引进多种经营机制,实行“一厂多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有其各自的优势,国有企业引进多种经营机制、提高自身活力是一种新的尝试,D 公司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例如,D 公司的传输分厂积极采用横向联合方式进行生产经营,一方面与某省古荡镇政府合办企业,解决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土地与厂房和企业富余人员的流向问题; 另一方面与香港一家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爱华达有限公司,生产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SDH 同步数字传输光端机,既获得了必要的资会,又得到了先进的教术。

回答以下问题:

[1]公司推行事业部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试对D 公司的组织创新效果进行评判。

【答案】[1]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按照组织所经营的事业,包括按产品、按地区、按顾客(市场)等来划分部门,设立若干事业部的组织结构类型。事业部是在组织统一领导下,拥有自己的产品和独立的市场,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部门,既是受公司控制的利润中心,具有利润生产和管理的职能,又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活动负有统一领导的职能。

a. 总体来说是为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与管理效率。

b. 具体而言是使公司总部最高领导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和直接管理具体经营工作的繁杂事务,而成为坚强有力的决策机构,提高决策效率; 同时又能使各经营分厂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2]D公司针对公司的组织结构、生产结构、科研结构以及经营体制进行了改革,其创新效果及评价如下:

①组织结构由直线职能制逐渐转变成事业部制。这一措施将部分权力下放到了各经营分厂,激发了他们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率; 总部的工作将重点放在企业战略层面的高层次的决策,减轻了高层领导的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公司的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但由于各事业部利益的独立性,容易导致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下降。

②生产组织管理从工艺专业化转向产品专业化。由于该公司主导的三大类产品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按照工艺专业化进行生产时,容易造成在各生产工艺环节出现生产进度不一致以及原料组织不到位而出现停工待料现象; 因此建立起产品专业化的新体系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科研体制的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机制。该项改革将科研人员推向了市场,消除了科研与生产、销售脱节的弊端; 由于有了经济观念,产品开发中的小合理费用得以减少。但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