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15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表述中,微指令结构设计不追求的目标是( )。

A. 提高微程序的执行速度

B. 提高微程序设计的灵活性

C. 缩短微指令的长度

D. 增大控制存储器的容量

【答案】D

2. 在定点运算器中,无论采用双符号位还是单符号位,必须有( ),它一般用( )来实现。

A. 译码电路,与非门

B. 编码电路,或非门

C. 溢出判断电路,异或门

D. 移位电路,与或非门

【答案】C

3. 下列寄存器中,汇编语言程序员可见的是( )。

A. 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 )

B. 程序计数器(PC )

C. 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 )

D. 指令寄存器(IR )

【答案】B

【解析】CPU 有5个专用寄存器,它们是程序计数器(PC )、指令寄存器OR )、存储器地址

,这些寄存器中有些是寄存器(MAR )、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BR )和状态标志寄存器(PSWR )

CPU 的内部工作寄存器,对汇编语言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不会出现。但汇编语言程序员可以通过制定待执行指令的地址来设置PC 的值,所以程序计数器(PC )对于汇编语言程序员可见的。

4. 在单机系统中,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的总线系统由( )组成。

A. 系统总线、内存总线和

C. 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总线 总线

第 2 页,共 43 页 B.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D.ISA 总线、VESA 总线和PCI 总线

【答案】A

5. 一个由微处理器构成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其采样周期为20ms ,A/D转换时间为25@,则当CPU 采用方式读取数据时,其效率最高( )。

A. 查询

B. 中断

C. 无条件传送

D. 延时采样

【答案】B

6.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由K 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 最小值是(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死锁的抽屉原理一般描述是:将5个苹果放进4个抽屉,那么,必然有1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苹果。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分配充分体现了这一原理。考察进程运行的特点,只要有一个进程能够运行,则运行结束后必然会归还资源,其余的进程也就会得到满足从而可以执行(这里考虑的资源主要是可重用的资源,不可重用的资源会消失,就不可用上述方法分析)。所以最少需要4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占用2台打印机,此时会产生死锁。

7. 某磁盘的转速为10, 000转/分,平均寻道时间是6ms , 磁盘传输速率是20MB/S, 磁盘控制器延迟为读取一个4KB 的扇区所需平均时间约为( )

A.9ms B.

C.12ms D.

【答案】B

【解析】磁盘转速是10000转/分钟,平均转一转的时间是6ms , 因此平均查询扇区的时间是3ms ,平均寻道时间是6ms ,读取4KB 扇区信息的时间为信息延迟的时间为

8. 主存储器和CPU 之间増加cache 的目的是( )。

A. 解决CPU 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B. 扩大主存储器的容量

C. 扩大CPU 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D. 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扩大CPU 通用寄存器数量

第 3 页,共 43 页 总时间为

【答案】A

9.

A. 并行

B. 串行

C. 数据传输速率

D. 数据传输实时性

E. 小

【答案】B ,A , C ,D , E

10.采用DMA 方式传送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占用一个时间( )。

A. 指令周期

B. 机器周期

C. 存储周期

D. 总线周期

【答案】C

11.设与某资源相关联的信号量初值为3,当前为1,若M 表示该资源的可用个数,N 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则M ,N 分别是( )。

A.0、1

B.1、0

C.1、2

D.2、0

【答案】B

【解析】信号量初值是3表示资源数有3个,当前为1表示已经用掉2个,剩余可用的资源数就只有1个了,由于资源有剩余,可见没有其他进程等待使用该资源,故进程数为0。

12.为实现快速排序算法,待排序序列宜采用的存储方式是( )。

A. 顺序存储

B. 散列存储

C. 链式存储

D. 索引存储

【答案】A

【解析】对绝大部分内部排序而言,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结构,快速排序在排序过程中,既要从后向前查找,也要从前向后查找,因此宜采用顺序存储。

第 4 页,共 43 页 是_____标准接与_____标准接口相比,它具有更高的_____,更强的_____,体积_____,连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