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
A. 充分利用
减少等待时间
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 充分利用存储器
【答案】A
【解析】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优点是通过将用户的请求和请求重叠起来的办法来有效地使用和外设。它设法让总有事情可做,以此来提高和外设的利用率。
2. 若用户进程访问内存时产生缺页,则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可能执行的是( )
Ⅰ. 处理越界错 Ⅱ. 置换页 Ⅲ. 分配内存
A. 仅Ⅰ、Ⅱ
B. 仅Ⅱ、 Ⅲ
C. 仅Ⅰ、 Ⅲ
D. Ⅰ、Ⅱ和 Ⅲ
【答案】B
【解析】用户进程访问内存时缺页会发生缺页中断。发生缺页中断,系统地执行的操作可能是置换页面或分配内存。系统内没有越界的错误,不会进行越界出错处理。
3. 下溢指的是( )。
A. 运算结果的绝对值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绝对值
B. 运算的结果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负数
C. 运算的结果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正数
D. 运算结果的最低有效位产生的错误
【答案】B
4. 下面操作中应该由特权指令完成的是( )。
A. 设置定时器的初值
B. 从用户模式切换到管理员模式
C. 开定时器中断
D. 关中断
【答案】B
5. 在采用DMA 方式高速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 )。
A. 在总线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B. 在DMA 控制器本身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C. 由CPU 执行的程序完成的
D. 由CPU 响应硬中断处理完成的
【答案】B
6. 若无向图G=(V ,E )中含7个顶点,则保证图G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则需要的边数最少是( )。
A.6
B.15
C.16
D.21
【答案】C
【解析】要保证无向图G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即任意变动图G 中的边,G 始终保持连通。首先需要图G 的任意6个结点构成完全连通子图然后再添加一条边将第7个结点与需条边,连接起来,共需16条边。本题非常容易错误地选择选项A ,主要原因是对“保证图G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的理解,分析选项A ,在图G 中,具有7个顶点6条边并不能保证其一定是连通图,即有n-1条边的图不一定是连通图。分析选项D ,图G 有7个顶点21条边,那么图G —定是无向完全图,无向完全图能保证其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但是这不符合题目中所需边数最少的要求。
7. 假定不采用Cache 和指令预取技术,且机器处于“开中断”状态,则在下列有关指令执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每个指令周期中CPU 都至少访问内存一次
B. 每个指令周期一定大于或等于一个CPU 时钟周期
C. 空操作指令的指令周期中任何寄存器的内容都不会被改变
D. 当前程序在每条指令执行结束时都可能被外部中断打断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的概念比较多。首先,如果不采用Cache 和指令预取技术,每个指令周期中至少要访问内存一次,即从内存中取指令。其次,指令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每个指令周期总大
于或等于一个CPU 时钟周期。第三,即使是空操作指令,在指令周期中程序计数器PC 的内容也
,为取下一条指令做准备。第四,如果机器处于“开中断”状态,在每条会改变(PC 值加“1”)
指令执行结束时都可能被新的更高级的中断请求所打断。所以应选择选项C 。
8. 3.5英寸软盘记录方式采用( )。
A. 单面双密度
B. 双面双密度
C. 双面高密度
D. 双面单密度
【答案】C
9. 假设栈初始为空,将中缀表达式
中,当扫描到f 时,栈中的元素依次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遵循以下原则:
(1)遇到操作数,直接输出;
(2)栈为空时,遇到运算符,入栈;
(3)遇到左括号,将其入栈;
(4)遇到右括号,执行出栈操作,并将出栈的元素输出,直到弹出栈的是左括号,左括号不输出;
(5)遇到其他运算
算符入栈;
(6)最终将栈中的元素依次出栈,输出。
所以扫
描
入栈;扫描到
栈。所以扫描到f 的时候,栈中元素为:
10.下列有关总线定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异步通信方式中,全互锁协议最慢
B. 异步通信方式中,非互锁协议的可靠性最差
C. 同步通信方式中,同步时钟信号可由多设备提供
转换为等价后缀表达式的过程
弹出所有优先级大于或等于该运算符的栈顶元素,然后将该运入
栈所
以栈; 扫描到扫
描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