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804微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判断题

1.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到的每个病毒个体,都可称作病毒粒或病毒体。( )

【答案】错

【解析】病毒粒又称病毒体或病毒粒子,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

2. ED 途径存在于某些好氧生活的葡萄糖细菌中。( )

【答案】对

3. 磷壁酸只存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中。( )

【答案】对

4. 所有细菌菌落的表面都是光滑湿润状。( )

【答案】错

5. 原养型就是野生型的别称,两者不仅表型相同,而且遗传型也一致。( )

【答案】错

【解析】原养型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过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

6. 胃蛋白酶可把水解,形成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答案】错

【解析】

木瓜蛋白酶可把水解,

形成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

7. 疯牛病的病原体为一种阮病毒。( )

【答案】对

8. 按米切尔的化学渗透学说来看,一切生物都可利用的通用能源就是ATP 一种形式。( )

【答案】错

【解析】按照化学渗透学说,除合成ATP 外,合成ATP 的能量即跨膜质子电化学梯度或质子动势,在不少生理活动中也起着通用能源的作用。

和一个可结晶片段和一个可结晶片段 ( )

9. 在自然界氮元素循环的8个环节中,有6个是只有微生物才能运转,因此可以认为微生物是氮素循环中的核心生物。( )

【答案】对

10.自然感受态除了对线型染色体DNA 分子的摄取外,也能摄取质粒DNA 和噬菌体DNA ,后者又称为转染。( )

【答案】对

二、名词解释

11.数值分类法。

【答案】数值分类法是指测定100项以上的各种性状,利用计算机进行菌株的相互比较,并得出总的相似值的一类方法。一般认为同种微生物菌株之间的相似值大于或等于80%。

12.染色体。

【答案】染色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其染色质通过盘绕、折叠,由核小体经中空螺线管至超螺旋环,最后浓缩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棒状结构。

13.乙型肝炎。

【答案】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 )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14.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答案】根据参与的免疫活性细胞的种类和功能的不同,免疫应答又可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不同类型。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一类小淋巴细胞一一依赖胸腺的T 细胞发生增生、分化,直接攻击靶细胞或间接地释放一些淋巴因子,这类免疫作用称为细胞免疫。相反,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来源于骨髓的小淋巴细胞一一B 细胞进行增生和分化为桨细胞,它可合成称作抗体的各类免疫球蛋白,例如IgG 、IgA 、IgM 、IgD 和lgE ,并把它们释放到体液中去发挥免疫作用,这就是体液免疫。

15.裂解性周期(lytic cycle)。

【答案】裂解性周期(lyti ccycle), 又称为增殖性周期,是指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

16.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答案】免疫原性是抗原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特异效应细胞的特性;

免疫反应性(反应原性)是抗原能与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

异结合和反应的能力。

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是完全抗原的两种特性。

17.野生型。

【答案】野生型是指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以前的原始菌株。

18.分批培养。

【答案】分批培养是指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的培养方法。

19.硝化作用。

【答案】硝化作用是在好氧条件和无机化能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氨被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20.阮病毒

【答案】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21.超氧化物歧化酶。

【答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是指一切好氧微生物和耐氧微生物含有的可使剧毒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变为过氧化氢的酶。

22.菌落

【答案】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三、选择题

23.麻疹病毒( )。

A. 有两个血清型

B. 病后形成短暂免疫力

C. 可用丙种球蛋白做平时预防

D. 自然发病率很低

E. 能引起慢性病毒感染

【答案】E

24.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大多数分泌蛋白中,包括质膜多肽、周质多肽和外膜多肽都有( )。

A. 短杆菌肽

B. 信号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