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6年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复试题库(一) . .... 2
2016年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复试题库(二) . .. 11
2016年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复试题库(三) . .. 20
2016年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复试题库(四) . .. 31
2016年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复试题库(五) . .. 40
一、单选题
1. 学生因“凹透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这种迁移现象是( )
A. 纵向迁移
B. 横向迁移
C. 一般迁移
D. 普遍迁移
【答案】B
【解析】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凹透镜与凸透镜是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因此,答案选B 。对于迁移的分类一定要弄清楚,理解透彻。位置上。
2. 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指导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是( )。
A. 临时教育审议会
B. 中央教育审议会
C. 终身教育审议会
D. 地方教育审议会
【答案】A
,1987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教育改革【解析】1984年,日本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
,推进本部”二者成为推进日本80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从1984年至1987
年提出了多次咨询报告。
3. 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为了充分利用学校设施提高办学效率,在教学中采用“分团学制”的教育改革实验是( )。
A. 昆西制度
B. 葛雷制
C. 道尔顿制
D. 文纳特卡制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尤其是进步教育实验的熟悉和掌握程度。美国教育家沃特于1907年被印第安纳州葛雷市教育委员会聘为公立学校的督学,推行一种以“葛
,亦称“双校制”雷制”著称的教学制度。“葛雷制”、“_部制”或“分团学制”。为了减少学校经
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以提高办学效率,沃特在教学中采用二重编法,即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课,另一部分则在体育场、图书馆、工厂、商店以及其他场所活动,上下午对调,解决了葛雷地区学校少、供不应求的矛盾,管理方式经济而有较高的效率。沃特的葛雷制曾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教育思想的最卓越的例子。文纳特卡制是为了弥补道尔顿制的小足,实行的是小组教学和单独教学的结合。道尔顿制的关键词是,实验室,表格和公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4.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
A. 教育万能论
B. 劳动力市场理论
C. 筛选假设理论
D. 人力资本理论
【答案】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看题干就能发现,这道题主要是问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而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主要讲述了,教育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能够让国民经济和个人收入都有提高,提出这个理论就是为了让人们重视教育,让人们舍得在教育上投资,这样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教育万能论主要是说,教育是万能论代表人物爱尔维修认为教育是万能的,否定了遗传的作用,认为人的善恶,愚钝和聪明完全都是后天教育的作用。劳动力市场理论是皮奥雷、多格林、戈登等人提出来的。主要是反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舒尔茨的教育水平和个人收益成正相关是不全面的,收益和所在的劳动力市场有关系,跟教育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又与人的性别,年龄,种族,受教育程度有关系。
5. 下列传统蒙学教材中,重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是( )
A. 《蒙求》
B. 《名物蒙求》
C. 《童蒙须知》
D. 《二字经》
【答案】C
6. 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
A. 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便利
B. 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C. 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
D. 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理解程度。教育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人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仔细分析ABCD 可以发现,除了B 选项,其他的都不符合题意,A 的意识是班级授课制对义务教育的作用,C 是教育对社会和个人的负面影响,D 选项指的是教育对个人的功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7. 《学记》中提出了“预、时、孙、摩”的施教原则,其中,“孙”指的是( )
A. 循序渐进
B. 及时施教
C. 启发诱导
D. 教学相长
【答案】A
8. 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教育家是( )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老子
【答案】B
9. 随着我国高中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在教育任务上兼顾( )
A.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B. 普通教育与基础教育
C. 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预备教育
D. 基础教育与预备教育
【答案】D
【解析】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我国高中教育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前者主要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后者是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随着我国高中教育的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不仅仅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准备,而且增加职业性课程,为普通中学毕业生做些就业准备。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0.熙宁兴学时,作为中央地方官学统一教材的是( )
A. 六经
B. 五经正义
C. 三经新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