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协方差分析

【答案】协方差分析指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相结合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是将难以直接控制的变量作为协变量影响的条件下,更准确地分析与评价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它与方差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方差分析的各因素水平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人为地加以控制,而在协方差分析中,某些因素的水平是不能控制或难以控制的。如在考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无显著性影响的过程中,如果只考虑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而不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基础这两个不能精确控制的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将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协方差分析可以消除这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提高分析的精度。教学方法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称为方差因素,而学生的智力和学习基础是不能精确控制的因素,称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先对每一水平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求出扣除协变量以后的残值,再将各水平试验下对应的残值进行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适合于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随机化区组设计资料、拉丁方资料等。

2. 样本

【答案】样本(sample )亦称“子样”,统计学术语,指按一定规则从统计总体中抽取的若干个体的集合或对总体X 的n 次观测结果

独立样本。

3. 无偏估计

【答案】无偏估计是评价估计量的好坏的一个指标。设参数则它表明对 估计量进行多次观测,其正负偏差趋于抵消,而平均取值正好是待估参数,则称

的无偏估计量。如样本均值

4. 描述统计

【答案】描述统计指研宄如何整理心理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的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的统计方法。比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

根据样本容量(通常以30为界线)的大小,可区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根据两样本来自的两总体是相关还是独立,可分为相关样本和的估计量为若满足,为参数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

二、简答题

5. 何谓次数、频率及概率?

【答案】(1)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为频数(frequency ),用f 表示。

(2)频率,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亦即某一数据出现的次数被这一组数据总个数去除。频率通常用比例(proportion )或百分数(percent )表示。

(3)概率又称机率、或然率(probability ),用符号P 表示,指某一事件在无限的观测中所能预料的相对出现的次数,也就是某一事物或某种情况在某一总体中出现的比率。概率通常用比例表示。

6.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案】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是:它们通常都是基于两正态连续变量的假设,都是处理两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统计方法,通常两种方法不同时出现在文章中;

二者的区别是作为相互关系分析的方法,相关分析是通过提供一个相关系数来考察两变量间的联系程度,而回归分析则是重在建立两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因此通常可以先考察相关系数的显著型,如果显著则可以进一步考虑建立变量间的回归方程。此外,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又各有一些具体方法用于处理不同的情况,如相关分析还包括等级相关,质量相关和品质相关,回归分析还包括非线性回归等。

7. 统计分组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进行统计分组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1)分组要以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为基础

面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时,有时需要先做初步的分类,分类或分组一定是要选择与被研究现象的本质有关的特性为依据,才能确保分类或分组的正确。在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和熟悉对分组的正确进行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业成绩研究中按学科性质分类,在整理智力测验结果时,按言语智力、操作智力和总的智力分数分类等。

(2)分类标志要明确,要能包括所有的数据

对数据进行分组时,所依据的特性称为分组或分类的标志。整理数据时,分组标志要明确并且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前后一致。这就是说,关于被研究现象本质特性的概念要明确,不能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另外,所依据的标志必须能将全部数据包括进去,不能有遗漏,也不能中途改变。

一、名词解释

1. 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答案】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指在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正确时而拒绝虚无假设所犯错误的概率。在假设检验中有可能会犯错误,如果虚无假设正确却把它当成错误的加以拒绝,犯这类错误的概率用a 表示,a 就是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通常选择α=0.05作为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也就是说每当实验结果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的时候,就拒绝虚无假设。

2. 次数

【答案】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为频数(frequency ), 用f 表示。

3. 总体

【答案】总体(population )又译“母体”,统计学术语,指一个统计问题中研宄对象的全体。由具有某种研宄特征的个体构成。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就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如,研宄小学生的推理能力,记X 为每个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则X 的任一个可能取值是一个个体,X 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则是一个总体。如果随机抽取n 个小学生,测量他们的推理能力为.Y .\这就是一个取自总体X 的样本。可根据包含个体的数目,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本身的大小是有限还是无限,取决于研宄问题的推理范围。心理学研宄中常为无限总体。在推断统计中被定义为一个随机变量,可运用概率论等数学工具进行统计推断。

4. 非参数检验

【答案】非参数检验指对总体分布形式所知甚少,需要对未知分布函数的形式及其他特征进行假设检验。常见的非参数检验有符号检验、秩和检验、中数检验等。其优点:(1)不需要对被检验的总体作出关于正态性或其他特定分布的假定;(2)容易理解、容易操作、应用范围广。缺点是功效较低,因为它常会丢失数据中的信息。经常属于大样本检验。

二、简答题

5. 2002年10月29日,《江南日报》发布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南京职工的人均月薪已达2690元,有人认为这一结果高估了南京人的月收入。你怎么看这个结果,试分析高估的原因。

【答案】我认为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报告有可能高估了南京人的月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