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946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抽样误差
【答案】抽样误差指由抽样而造成的样本参数与总体参数之间差异或各样本参数之间差异。比如: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差异或各样本平均数之间差异。在抽样研究中,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估计其大小。
2. 参数检验(parametric test)
【答案】参数检验是统计假设检验的一种。与“非参数检验”相对。适用于总体分布形式已知。且仅由少数几个参数便可确定的条件下。其检验方法常是基于正态性的假定,如t 检验、F 检验、正态线性回归、狭义多元分析等。其主要缺点在于,因其受到严格的关于正态性的条件限制,而大大制约了这类检验的应用或可信度的保证。
3. 统计量
【答案】统计量(statistic ),统计学术语,指不含未知参数的样本的函数。设有一总体X
,
是取自x 的一个随机样本,
数,则称
统计量,是一个统计量。如,样本均值是不包含任何未知参数的函是一个也是一个统计量。在各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或推断中,
,若数学期望y 未知,可并不直接使用随机样本,而是将随机样本“加工”为统计量。在解决不同问题时有不同的统计量,统计量是直接用来进行分析或推断的重要工具。如正态总体
用样本均值X 去估计;在两个总体的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时,要运用Z 统计量或t 统计量。
4. 观测值
【答案】随机变量所取得的值,称为观测值。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二元线性标准回归方程?
【答案】二元线性回归方程是指y
对用公式表示
对与
位,所引起y 改变与的线性回归方程。 与的共同估计值,为常数项,与表示当固定不变时,是y 每变化一个单式中; K 为个单位;表示当的偏回归系数。在二元线性标准回归中,固定不变时,每变化一个单位时,所引起y 改变
个单位。
当两个自变量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比较它们在估计y 时的贡献。若要进行这种比较,需要将原始数据分别转换成标准分数,以标准分数建立的回归方程就叫做标准回归方程。一般的形式为:标准分数的估计值,
6. 正态分布的特征是什么,统计检验中为什么经常要将正态分布转化成标准正态分布?
【答案】正态分布也称常态分布或常态分配。是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描述正态分布曲线的一般方程为:
式中:是圆周率3.1415…
是自然对数的底2.71828…
为随机变量取值为理论平均数
为理论方差
为概率密度,即正态分布的纵坐标。
(1)正态分布的特征
①正态分布的形式是对称的,它的对称轴是经过平均数点的垂线,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众数三者相等,此点y 值最大(0.3989)。左右不同间距的y 值不同,各相当间距的面积相等,y 值也相等。
②正态分布的中央点(即平均数点)最高,然后逐渐向两侧下降,曲线的形式是先向内弯,然后向外弯,拐点位于正负1个标准差处,曲线两端向靠近基线处无限延伸,但终不能与基线相交。
③正态曲线下的面积为1, 由于它在平均数处左右对称,故过平均数点的垂线将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即各为0.50。正态曲线下各对应的横坐标(即标准差)处与平均数之间的面积可用积分公式计算。因正态曲线下每一横坐标所对应的面积与总面积(总面积为1)之比其值等于该部分面积值,故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可视为概率,即值为每一横坐标值(x 加减一定标准差)的随机变量出现的概率。
④正态分布是一族分布。它随机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的大小与单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布形态。如果平均数相同,标准差不同,这时标准差大的正态分布曲线形式低阔;如果标准差小,则正态曲线的形式高狭。
⑤正态分布下,标准差与概率有一定数量关系。 和其中表示因变量y 的标准分数的估计值。和分别表示以叫标准偏回归系数。
(2)统计检验中经常将正态分布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是因为标准正态分布的Z 分数不仅能表明原始分数在分布中的地位,而且能在不同分布的各个原始分数之间进行比较,同时,还能用代数方法处理,因此,它被教育统计学家称为“多学科表示量数”,有着广泛的用途。
①用于比较几个分属性质不同的观测值在各自数据分布中相对位置的高低。
Z 分数可以表明各个原始数据在该组数据分布中的相对位置,它无实际单位,可对不同的观测值进行比较。这里所说的数据分布中相对位置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表示某原始数据以平均数为中心以标准差为单位所处距离的远近与方向;另一个意思是表示某原始数据在该组数据分布中的位置, 即在该数据以下或以上的数据各有多少。如果在一个正态分布(或至少是一个对称分布)中,这两个意思可合二为一。但在一个偏态分布中,这两个意思就不能统一。
在实际的教育与心理研究中,经常会遇到属于几种不同质的观测值,此时,不能对它们进行直接比较,但若知道各自数据分布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就可分别求出Z 分数进行比较。
一个原始分数被转换为Z 分数后,就可知道它在平均数以上或以下几个标准差的位置,从而知道它在分布中的相对地位。当原始分数的分布是正态分布时,只要求出分布中某一原始分数的Z 分数,就可以通过查正态分布表得知此原始分数的百分等级,从而知道在它之下的分数个数占全部分数个数的百分之几,进一步明确此分数的相对地位。
②计算不同质的观测值的总和或平均值,以表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不同质的原始观测值因不等距,也没有一致的参照点,因此不能简单地相加或相减。计算平均数时要求数据必须同质,否则会使平均数没有意义。但是,当研究要求合成不同质的数据时,如果已知这些不同质的观测值的次数分布为正态,这时可采用Z 分数来计算不同质的观测值的总和或平均值。
③表示标准测验分数。
经过标准化的教育和心理测验,如果其常模分数分布接近其正态分布,为了克服标准分数出现的小数、负数和不易为人们所接受等缺点,常常是将其转换成正态标准分数。转换公式为:
式中:
为经过转换后的标准正态分数
A 、B 为常数
指转换前的标准分数,a 为测验常模的标准差。
标准分数经过这样的线性转换后,仍然保持着原始分数的分布形态,同时仍具有原来标准分数的一切优点。例如,早期的智力测验中是运用比率智商(IQ )作为智力测查的指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