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跨学科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职能
【答案】行政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它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其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 反之,它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行政职能反映行政管理活动的内容、实质与方向,表明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是行政组织设置和改革、行政决策和执行的基础。因此,它在行政管理中占有l 一分重要的地位,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具有如下特点:执行性、多样性和动态性。
2. 方案规划
【答案】方案规划,是指对政策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的活动过程,它包括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后果预测、方案抉择五个环节。方案规划的特征有:
(1)方案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既定的政策问题。方案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运用分析或研究手段找到问题解决的可操作的方案。政策问题的客观存在是方案规划的前提和基础。问题的确认是方案规划活动的出发点。
(2)方案规划的基本内容是方案设计和方案择优。政策方案的设计是针对要解决的政策问题,运用各种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手段与方法,设计出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案择优就是通过系统的分析、比较和可行性论证,在多个备选方案中确定一个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方案(或方案组合)的过程。
(3)方案规划既是一种研究的活动,又是一种政治行为。方案规划是一系列复杂的活动过程。一方面,方案规划要借助专家学者的力量,遵循科学的原则、手段与方法,来展开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后果预测、方案抉择等一系列活动; 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涉及人们之间利益的调节和分配,规划过程中众多参与者因其利益、价值观和信仰不同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活动过程。
另外,方案规划实际上也就是政府和非政府行为者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而政策就是这种互动的结果。
3. 公共危机预警
【答案】公共危机的预警,指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根据本国或本地区有关危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数据、情报和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技术,对某些危机现象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做出科学的估计与推断,并发出确切的警示信息,使政府和民众提前了解事件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策略,防止或消除
不利后果的活动。
4. 政府绩效管理
【答案】政府绩效管理是一个包含绩效计划与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等环节的系统过程,强调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形成组织目标,并推动团队和个人达成目标。总的来说,政府绩效管理是由收集绩效信息、确定绩效目标、划分考核指标、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改进绩效等流程构成的行为体系,它既包括对政府绩效创造过程的管理,也包括对政府绩效结果的评估; 既包括对公务员个人的考核,也包括对政府组织绩效的考核。绩效管理活动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是持续提高政府绩效、不断促进管理创新的动因。
5. 行政管理内部监督
【答案】行政内部监督,这是由行政机关内部形成的监督系统进行的监督制度,即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统一的相对独立的行政系统实行的监督。可分为一般监督(指上级行政机关根据行政层级隶属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业务监督(分两种,一是上级对下级的业务监督,又称主管监督; 二是部门之间的业务监督,又称职能监督)、专门监督(是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关独立行使监督权,对所有部门的行政工作实行专业性分工的监督,如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等)。
6. 行政管理的文化职能
【答案】行政管理的文化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是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须的。
7. 社会监督
【答案】社会监督指由各社会组织和团体及公民作为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活动实施广泛监督活动。包括:
①社会团体的监督,指各种社会团体作为监督主体对行政管理实行监督的活动。
②公民的监督,指公民作为监督的主体,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对行政管理实行监督的活动。这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体现,是在民主的基础上实现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公民监督是社会监督中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监督。
③社会舆论的监督,是指社会公众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体形成舆论来对行政管理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监督的活动。这项监督是宪法赋予社会公众的公民权利,从根本上来说是民主社会中新闻自山和公民享有的言论自山的必然延伸。
8. 政府信息公开
【答案】信息公开制度是政府公众信息传播机制的基础。其宗旨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增加行政活动的透明度,监督政府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是合法、及时、真实和公
正,“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信息公开的义务人,社会的个人、团体和组织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人,依法享有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事权、财权、人事权等方面的政府信息,以及行政行为的依据、程序、时限和行政处理决定的部门、程序、理由和结果。
二、简答题
9. 试比较分析西方国家与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答案】(1)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政务官通过选举产生,承担政治责任,任期随着选举的胜负而进退; 事务官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产生,不随政党进退,实行职务常任。
②强调政治中立。政治中立是指事务类公务员不参与党派斗争活动,不参加党派竞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坚持政治中立有利于公务员以超脱党派斗争的公正态度处理公共事务,保证政府工作的正常秩序。
③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事务类公务员的产生都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形式,所谓“凡进必考,,。按考试成绩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择优录用。
④实行功绩制原则。以公务员工作实绩和能力作为公务员工资、待遇和级别升迁的依据。 ⑤强调官风官纪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
(2)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①不搞政治中立。党管干部是中国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组织路线的体现。因此,与西方国家公务员的“政治中立”截然小同,我国公务员法体现为按党的干部选拔和任用原则,对国家公职人员按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不是为了摆脱、削弱或淡化党的领导,而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对政府人事管理的领导。党管十部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党制定与公务员制度有关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党通过考察优秀党员向各级政权机关推荐和确定领导人员; 党通过各级党组织对公务员中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监督,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其他素质,并使他们依法办事、廉洁奉公; 由党组织通过特定的机构负责对公务员管理的部分事务。而公务员则必须坚决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②分类管理与统一领导相结合。我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进行分类,把公务员分为领导成员与非领导成员两部分,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三个类别,分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三种不同的任用方式,同时又实行统一的领导。
③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我国的公务员不仅包括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而且还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这一范围界定体现我国现行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④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虽然西方国家公务员声称是“全体国民的服务员”,“在执行职务时,考虑的是普遍性的利益”,但实际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此外,西方国家的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