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学(医学高级)题库>肿瘤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女,40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发作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和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粘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粘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体查: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6cm肿块,坚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在剖腹探查中发现患者为右半结肠肿块,其手术原则是()。

A . A.肠道肿块留待以后再次手术处理,放置腹腔引流物
B . 按肿瘤原则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
C . 行右半结肠切除后,远近肠管行双管造口
D . 切开肠管后切除肠管内肿块
E . 行肿块肠段切除后,将远近肠管双管造口

铁缺乏症较常见,特别在行经期的妇女,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匙状甲。 舌炎。 瘙痒。 弥漫性毛发稀少。 口角炎。 关于肿瘤特点的描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细胞过度增殖。 不按正常的规律生长。 丧失正常细胞的功能。 破坏原来器官结构。 最终均可发生转移。 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EB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同的是前者() 淋巴结肿大不明显。 咽峡炎更突出。 异淋细胞增多不明显。 脾大更明显。 嗜异性抗体(-)。 肺俞穴的针刺深度应把握在()。 斜刺0.3~0.5寸。 斜刺0.5~0.8寸。 直刺0.5~0.8寸。 斜刺0.3~0.8寸。 直刺0.3~0.8寸。 患者女,35岁,主诉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4个月。既往:高血压史5年;否认肝炎病史、输血史;无特殊用药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及毒物接触史。否认嗜酒。查体:神清,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ALT1227U/L,AST918U/L,GGT244.2U/L,TBil87.2μmol/L,DBil44.2μmol/L,GLO60g/L,IgG2470mg/dl,ANA阳性(1∶320)(核仁型);SMA阳性(1∶320)。目前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药物性肝损害。 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D.自身免疫性肝炎。 E.肝豆状核变性。 F.血色病。 女,40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发作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和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粘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粘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体查: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6cm肿块,坚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在剖腹探查中发现患者为右半结肠肿块,其手术原则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