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皮肤病各论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多选] 铁缺乏症较常见,特别在行经期的妇女,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A . 匙状甲
B . 舌炎
C . 瘙痒
D . 弥漫性毛发稀少
E . 口角炎

肝俞穴的定位在()。 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寸。 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寸。 EBV相关性疾病有() 噬血细胞综合征。 川崎病。 类风湿关节炎。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瘤。 女,40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发作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和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粘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粘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体查: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6cm肿块,坚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肠套叠。 慢性痢疾致肉芽肿。 右半结肠癌。 卵巢囊肿蒂扭转。 直肠癌伴梗阻。 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EB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同的是前者() 淋巴结肿大不明显。 咽峡炎更突出。 异淋细胞增多不明显。 脾大更明显。 嗜异性抗体(-)。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该患者的诊断为(提示血常规:Hb14g/L,WBC14×10/L,N0.85,L0.15;尿常规:蛋白(+),RBC2~6/HP,WBC0~2/HP;显微肥达凝集试验(+,效价1︰800)。)() A.败血症。 伤寒。 钩端螺旋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上呼吸道感染。 铁缺乏症较常见,特别在行经期的妇女,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