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苏州大学社会学院659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一化三改”

【答案】“一化三改”是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简称。“一化”即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因此,也称“一体两翼”。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2.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西柏坡村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以及列席会议64人。会议着重听取和讨论了毛泽东所作的报告,特别是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要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 分析了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了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对党的政策,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在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属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及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全会特别提醒全党要戒骄戒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及糖衣炮弹,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禁止对党的领导人的个人崇拜。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惟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关键时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答案】《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提出的抗日政治主张。主要内容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改革政治机构; 抗日的外交政策; 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 改良人民生活; 抗日的教育政策; 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 抗日的民族团结。《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也是我党第一次提出建立廉政政府的政策纲领,它不仅给人民指明了走向顺利的道路,对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4. 中共八大

【答案】中共八大是指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中共八大是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大会。它关于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理论以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

的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5. 伪满洲国

【答案】伪满洲国是日本在占领中国东三省后扶植的一个傀儡政权。1932年3月1日,日本

,宣布“满洲国”成立。因国民帝国主义以“满洲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了一个所谓“建国宣言”

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称为“伪满洲国”或“伪满”。“首都”设于新

,京(今吉林长春)“领土”包括现今中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以及内蒙古东部、河北

省承德市。

6. 西安事变

【答案】西安事变是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兵变,扣留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又称“双十二事变”。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7. “二十一条”

【答案】“二十一条”是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的旨在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是:①承认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 ②将旅大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延长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东部的特殊权利; ③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未经公司同意,不准他人开采附近矿山; ④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其他国家; ⑤中国中央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将武昌至九江、南昌至杭州、潮州间之铁路建筑权给予日本,允许日本在福建省有投资修筑铁路及开采矿产的优先权。

8. 法币政策

【答案】法币政策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主要内容有:①以中央、中国、交通(1936年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 ②禁止白银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各金; ③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改革对于制止大量白银外流,扭转金融紧缩及工商不振的状况,曾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最初英国推动施行,改革使中国成为英镑集团的附庸。

9. 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

【答案】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出席的作家、艺术家及文艺工作者共80余人,会议由凯丰主持。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此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遵照这次座谈会制定的文艺方针,全面展开了

文艺整风运动。这次座谈会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10.中国科学院

【答案】中国科学院是指建国后成立的自然科学综合研究中心。1949年11月1日,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郭沫若担任院长。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高的学术领导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本的科学理论问题和国家建设中的关键性、

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问题等。中国科学院的建立为我国科学事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论述题

11.简述北伐战争的经过,并分析北伐迅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

【答案】(1)北伐战争的经过

①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确定了北伐方针。7月9日,在广州召开北伐誓师大会,标志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②1926年3月,唐生智代替赵恒惕掌控湖南,吴佩孚出兵攻打唐部,北伐军入湘援唐,很快稳定了湖南战局,援湘作战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③8月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10月,北伐军占领武昌,基本消灭吴佩孚的主力。 ④北伐军乘孙传芳部尚未集结完毕,即攻入江西,攻占南昌,消灭孙传芳大部分的主力。 ⑤1927年1月,北伐军分三路继续进军,以夺取南京、上海,并于24日,进占南京。

⑥从1926年7月到1927年3月,就消火了吴孙两大军阀的主力部队,从广东打到武汉、南京、上海,使革命区域由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在北伐胜利进军的形势下,西南川、滇、黔各省地方军阀也都转向拥护国民政府。

(2)北伐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

①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全国造成了大革命的形式,各地革命浪潮纷纷而来。其中有工人和农民运动、爱国反帝运动、反军阀争民主运动以及革命根据地运动。五卅运动和深港大罢工影响深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②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各个战场目标明确,相互配合,最终促进了战争的胜利。 ③得到了全国各界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工农运动的大发展,是北伐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北伐军英勇作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起到了先锋模范的作用。汀泗桥和贺胜桥的胜利是北伐战争中关键的战役。

⑤国际共产主义的帮助。苏联在军事上和物质上也给予了北伐军一定的支援。

12.论述晚清至民国时期外交体制的变化及其影响。

【答案】(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

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并没有专门机构管理涉外事务。当时清政府的主要外事机构有理藩院和礼部。理蕃院既管理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