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工程大学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最小因子法则。
【答案】最小因子法则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之一。李比希研究发现每一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营养物,如果其中有一种营养物完全缺失,植物就不能生存。如果这种营养物少于一定的量而其他营养物又都充足的话,植物的生长发育就决定于这种营养物的数量。
2. 光饱和点。
【答案】光饱和现象是指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就不再随光强的增高而增加的现象。光饱和点是指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
3. 受体介导的胞吞。
【答案】受体介导的胞吞是指通过膜中的受体蛋白专一性地与胞外配体结合,并吞入细胞的现象。
4. 水培法。
【答案】水培法是将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溶液中并通入空气进行培养的方法。
5. 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答案】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处于反应中心中的一种特殊性质的叶绿素a 分子,它不仅能捕获光能,还具有光化学活性,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6. 翻译。
【答案】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以信使RNA 为模板,转运RNA 为运载工具,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7. 习惯化。
【答案】习惯化是动物界最常见最简单的一种学习类型。当刺激连续或重复发生时,会引起动物反应的持久性衰减,最后可完全消失。
8. 性染色体。
【答案】性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二、简答题
9. 你怎样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善待环境,使自然界生物群落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方向演替是人类明智的选择。
(1)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至最成熟、最稳定的状态,包括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它是一种动态平衡。此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抗外界干扰能力也最强。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干扰超过了一定限度,调节就会失去作用,生态系统就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即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甚至导致生态危机。生态失调的初期往往不易被人类所觉察,但一旦出现生态危机,就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平衡。因此,人类的活动除了要讲究经济和社会效益外,还必须要注意生态效益,以便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能保持生物圈的稳定和平衡。
10.请从低到高写出生命的结构层次。
【答案】生命的结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亚原子颗粒-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多细胞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何不同?减数分裂发生在什么时间?对自然选择有何作用?
【答案】(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是:有丝分裂中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得到两个与母代染色体倍数相等的子代细胞;减数分裂中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子代细胞的染色体倍数减半。减数分裂I 的间期DNA 不仅在S 期合成,而且也在前期I 的偶线期和粗线期合成一小部分。减数分裂的前期I 长,特有染色体配对;同源重组现象。减数分裂I 的中期染色体的分离方式是形成二价体,并联合定向。减数分裂II 的间期没有DNA 的复制,减数分裂II 的间期很短甚至没有。
(2)减数分裂发生时间:减数分裂可依据其在生活史中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始端减数分裂,中间减数分裂和终端减数分裂3种类型。终端减数分裂发生在二倍体生物个体成熟之后,始端减数分裂发生在二倍体合子产生后,中间减数分裂发生在二倍体孢子世代。
(3)作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部分交换,配子的遗传基础多样化,后代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对于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配子中的基因组合变化无穷,从而带来生物个体间的更多的变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12.种群的空间格局中有哪些分布类型,最常用的检验指标是什么?请说明。
【答案】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分布型。它分为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三种类型(如图所示)。
图
种群分布格局最简易的判断方法,通过公式
其中:——调查时样方数
——每个样方中个体平均数
——样方中的个体总数
——方差(分散度)
检验内分布型的指标是方差/平均数的比率,即
(1)
(2)
(3)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成群分布。 计算
1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等植物的生活史。
【答案】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1)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发达,孢子体退化,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苔藓植物受精必须借助于水。
(2)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大类群。
蕨类植物也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发达,并且有根、茎、叶的分化,内部有维管系统,配子体虽然不如孢子体发达,但也能独立生活。
蕨类植物具有胚,但不产生种子,而以孢子繁殖后代。
蕨类植物受精仍离不开水。
(3)种子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植物的生活史中孢子体发达,并占绝对优势,配子体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
种子植物在蕨类植物的基础上摆脱了有性过程中对水的依赖。
14.举例说明森林群落的基本结构。
【答案】森林是以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一种生物群落。地球上森林的主要类型有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北方针叶林。森林群落的基本结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