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山大学药学院664综合化学之分析化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聚集速度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
A. 物质的性质
B. 溶液的浓度
C. 过饱和度
D. 相对过饱和度
【答案】D
2. 下面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方法错误属于系统误差
B. 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D.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答案】D
3. 分析普碳钢中C 、S 、P 、Si 等元素的含量,溶样时应采用的溶剂是(
【答案】A
4. 已知0.lmol/LHA的pH=3.0,则0.Imol/LNaA的pH 值为( )。
A.11.0
B.9.0
C.7.0
D.5.0
【答案】B
5. (多选)用红外光谱法鉴定一种药物时,一般采用( )。
A. 峰面积法
B. 内标法
第 2 页,共 41 页
)。
C. 光谱解析法
D. 查对标准光谱法
【答案】CD
6. 偶然误差正态分布曲线的两个重要参数是( )。
A.F 检验与Q 检验
B. 总体平均值与标准偏差
C. 精密度和准确度
D. 置信度和置信区间
【答案】B
7 极谱分析中 ,,.在加入支持电解质、极大抑制剂和除氧剂后极谱分析中的极限电流是指( )。
A. 迁移电流和扩散电流
B. 残余电流、迁移电流和扩散电流
C. 残余电流和扩散电流
D. 残余电流和迁移电流
【答案】C
【解析】加入支持电解质消除了迁移电流;加入极大抑制剂消除了极谱极大;加入除氧剂消除了氧波。
8.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由于某元素含量太高,己进行了适当的稀释,但由于浓度高,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要改变这种情况,下列哪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
A. 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
B. 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止
C. 改变标准系列浓度
D. 缩小读数标尺
【答案】A
【解析】通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因为共振吸收线是最灵敏的分析线,但是在分析较高浓度的试样时,有时宁愿选取灵敏度较低的非共振线,以便得到合适的吸收值来改善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
9. 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
A. B. C. D.
【答案】C
的关系是( )。 第 3 页,共 41 页
10.极谱法电解后溶液的浓度和组成没有显著变化的原因是( )。
A. 外加电压高
B. 支持电解值的浓度大
C. 滴汞电极的电阻值很大
D. 通过电流很小
【答案】D
二、填空题
11.测定下限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测定被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美国EPA 规定以_____作为测定下限。
【答案】4倍检出限浓度
12.配制溶液时,要用_____水,原因是_____。
和杀死细菌,因为它们均能使分解 【答案】新煮沸并冷却了的蒸馏水;为除
13.掩蔽干扰离子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沉淀;氧化还原;配位掩蔽法
14.配制总浓度为0.20mol/L的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最大缓冲指数
pH=_____时。(六亚甲基四胺的
【答案】0.115; 5.15
15.红外光谱习惯上将_____
【答案】 区间称为特征区。 ) =_____,出现在
16.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化学位移是由_____产生的,当在60MHz 的核磁共振谱仪上测得振峰与基准物峰之间的频率差为126Hz ,其化学位移_____。
【答案】核外电子云的屏蔽作用;2.1
17.已知某样品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其中一组数据的个数一组数据的个数
t=_____。 【答案】
18.pH=13时,使用0.020mol/L EDTA滴定等浓度的在化学计量点时,pc (Y )= _____
,
【答案】
第 4 页,共 41 页 的共平均值为标准偏差为另平均值为. 标准偏差为则分析结果准确度检测应采用的公式为已知那么=_____,pY=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