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山大学海洋学院666化学综合(B)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共轭效应使红外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B. 诱导效应使红外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C. 分子的振动自由度数等于红外吸收光谱上的吸收峰数

D. 红外吸收峰的强度大小取决于跃迁概率和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

【答案】D

【解析】共轭效应使红外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诱导效应使红外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分子的振动自由度数大于或等于红外吸收光谱上的基频吸收峰数。

2. 有AB 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 溶液用1.0cm 吸收池,B 溶液用3.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

A.A 是B 的1/3

B.A 等于B

C.B 是A 的3倍

D.B 是A 的1/3

【答案】D

3. 用双指示剂法测定可能含有NaOH 及各种磷酸盐的混合液,现取一定体积的该试液,用HCl 标准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去HCl 标准液18.02mL , 然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橙色时,又用去20.50mL , 则此溶液的组成是( )。 A. B. C. D.

【答案】D

4. 在1900〜3600区域测量某一分子的吸收光谱,使用光源的最佳选择是( )。

A. 钨灯

B. 氛灯

C. 汞灯

D. 空心阴极灯

【答案】D

【解析】(1)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根据特定物质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辐射的吸收来对元

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它的光源主要有:空心阴极灯(HCL )和无极放电灯(EDL );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 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它的光源主要有:①可见光光源,最常用的可见光官员为钨丝灯;②紫外光源,多为气体放电光源,如氢、氘、氙放电灯及汞灯。(3)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又称“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法”。简称“IR”,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400〜4000cm1)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对各种吸收红外光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法。它的光源主要有硅碳棒或能斯特灯。

5. 测定溶液pH 时,用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正的目的是消除( )。

A. 玻璃电极常数不确定引起的误差

B. 碱差

C. 酸差

D. 温差

【答案】A

6. 将试剂误当作

用于标定 标准溶液,则标定出的浓度比实际浓度( )。

A. 偏低

B. 偏高

C. 不受影响

D. 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的摩尔质量比的摩尔质量大,实耗的体积小,使计算出的

的浓度变大。

7. 按照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和能力不同,离子价或水化半径不同。下列按亲和力的大小排顺序无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8. 相色谱速率方程中,可忽略的一项是( )。

A. 涡流扩散项

B. 液相传质阻力项

C. 固相传质阻力项

D. 分子扩散项

【答案】D

【解析】液相色谱速率方程中,由于分子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比在气体中要小4-5个数量级,因此其分子扩散项可忽略。

9. 常用氢化物原子化法测定

【答案】B

【解析】只有B 才能使上述所有元素都形成氢化物。

10.要获得较高丰度的分子离子峰,可采用( )。

A. 电子轰击源

B. 化学电离源

C. 场离子源

D. 火花源

【答案】C

等元素,采用的还原剂是( )。

二、填空题

11.红外光谱中习惯上将_____

【答案】区间称为特征区,_____ 区间称为指纹区。

12.若以金属锌为基准物,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 (PH=6),而配制EDTA 的水中含

响)

【答案】高

【解析】在pH=6时,以离子形式存在。而在测定时以CaY 的形式存在,多消耗了EDTA 。

13.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_____, 主要有_____和_____等。

【答案】化学分析法;主要有滴定分析;重量分析

14.当浓度増加时,苯酚中的OH 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将向_____方向位移。

【答案】低波数

15.根据电极反应是否自发进行可将化学电池分为_____和_____。

【答案】原电池;电解池

用此标定后的EDTA

测定试剂纯度(pH=10),其结果_____。(指偏高,低或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