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后汉书?郡国图》所载永和五年各郡国人口数远远低于实际人口数。见于政府版籍的人口数之所以地狱实际人口数,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隐匿脱籍人口的大量存在,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甚盛,被豪强地主所霸占或荫蔽的大量徒附,宗族,宾客等没有列入州县户口统计数字之内。东汉的流民远多于西汉,户口统计失实亦较西汉严重。其二,入居内地的少数民族未列入版籍。其三,羌族大起义的影响。东汉中期爆发的羌人起义使关中地区,汉中西部,陕北多次沦为战场,百姓或死或逃,人口明显减少。重要的是,永和五年,正值羌人第二次大起义,此年陕西境内一些郡县的户口统计无法正常进行,甚至一些外县根本就没有统计。因此,永和五年陕西地区的户口统计必然存在严重遗漏,与实际情况较大。 根据东汉陕北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大趋势,陕西人口规模最高值大约在汉安帝永初初年(110年)左右,其时扇子在籍人口应在265万左右,如果加上因各种原因而未入籍的人口,实际人口肯定在280万人以上。由此笔者认为,以往有关论著对东汉陕西人口规模的估计显然太低,与实际人口状况有较大差距。 第三节 西晋陕西人口规模 《晋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全国各郡国的户数,而未载人口数。关于西晋太康元年陕西人口规模,学者之间大致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有13.8万户,69万人(《沿革》);第二种意见认为有206 982户,1 359 872口(《中国人口》);第三种认为有144 519户,722 595口(《人口至》)。第一种和第二种意见几乎相差1倍。这几种意见都有错误。第一种显然太低。第二种也不符合实际,因为,当时与今陕西省有关的14个郡县全部户口之和也只有190 448户,更何况这14个郡县有许多地方在今陕西境以外(如巴西郡,上庸郡,梓潼郡,弘农军郡等)。因此其结论也不准确。第三种意见按户均5口折算人口,显然不符合实际。据《晋志》所载太康元年全国户数和口数,全国平均每户达6 .571口,而不是5口。西晋在籍户口数的户均规模远远大于户均5口,这与西晋的赋役制度密切相关。因而按户均5口折算口数并不符合当时的人口实际状况。本节还对有关论著一些具体错误进行了辨析。 笔者据《晋书?地理志》所载户数,估算出太康元年(280年)陕西在籍户数为136 727户,按户均6.571折算,则有898 433人。这一数字未包括陕北羌胡居住地区的人口。笔者估算太康元年,陕西境内实际人口数至少在130万人以上。 西晋时期陕西人口的峰值并不在太康元年,而应出现在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估计当时陕西实际人口数大约在150万以上。 第四节 隋代陕西人口规模 《隋书?地理志》记载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全国各郡户数,未记口数。关于隋代陕西人口规模,学者之间大致有如下几种意见:⑴71万户,371万人;⑵74 .75万,373 .7万口;⑶71. 77万户,371万口;⑷71. 8万户,359万口。学者对户数的看法较为一致,但上下相差仍近3万余户,口数则上下相差近15万人。以往学者在估算隋代陕西人口规模时,存在不少错误。这里略举数例以作说明。据《隋志》,朔方郡仅辖岩绿,宁朔,长泽三县,而且县治在今陕西境内者仅宁朔一县,而《陕西省志?人口志》却认为朔方郡在陕西境有4县。义城郡共辖7县,这些县的县治皆在四川境内,而《人口志》却认为有2个县(即景谷,绵谷)在今陕西境。类似的错误还有一些。 本文依据《隋志》所记各郡户数,估算今陕西境内在大业五年(609年),工有在籍人口73 .26万户,按照全国户均口数5 .17口折算,则有378. 79万口。 由于《隋志》所载户口数仅仅是在籍人口数(户数),而并非实际人口数。本文又用相当篇幅探讨了陕西实际人口数。隋代整顿户籍有一定成效,但户口隐漏现象仍较严重。隋朝时,陕西再次成为国都所在地。京师大兴城(今西安市)地区作为国都之地,有大量的“特殊人口”不直接归郡县管理,而归中央各有关部门管理。这些人口包括皇室成员,宦官,宫女,官奴婢,官员,乐户,太常音声,女妓,寺观户及京师禁军等。笔者根据大量史料对这些人口进行了估算,认为炀帝大业中,近陕西境内由于各种原因而未入籍的人口至少在45万人以上。 当时陕西在籍人口为378. 8万人,如加上未入籍的45万人,那么大业五年陕西实际人口当为423. 8万人。 根据各种记载判断,隋代陕西人口峰值应出现在大业九年(613年)左右,其时陕西人口达到435万人左右当不成问题。这应是隋代陕西人口的最大值。 第五节 唐代陕西人口规模 本节首先对见于记载的唐代户口数字的价值进行分析评价,并对两《唐书?地理志》户口数系年进行辨析。认为《新唐书?地理志》所载户口数应为天宝元年数。 有关论著在谈及陕西人口数量时有不少错误。如《陕西地理沿革》认为,武德元年陕西有396 264 户,1 785 407口;《陕西省志?人口志》则认为有386 732户,1 698 143口;《中国人口?陕西分册》认为武德年间有386 732户,1 698 143口,并指出此数系根据《通典?食货》而来。其实此说皆误。武德元年时,唐政府号令所及不出关中,根本不可能在其他地区统计户口。史籍中根本没有武德元年全国各地分区户口数。其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是由于一些学者对《旧志》所记“旧领户”的系年误解造成的。《旧志》所说“旧领户”实为贞观13年户口数,而非武德元年数。《通典?食货典》亦无全国分区户口数。《通典?州郡典》倒是详细记录了各州户口数,但此数实为开元末年数,而不是武德年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