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住院医师血液内科Ⅱ阶段题库>重庆住院医师血液内科Ⅱ阶段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多选]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预后包括()

A . 病因
B . 程度
C . 进展情况
D . 治疗措施
E . 持续时间

如果X线片示气管受压及软化,麻醉方式最好选择() 硬膜外麻醉。 针刺麻醉。 颈丛麻醉。 局部麻醉。 气管插管全麻。 心功能分级Ⅲ级活动时代谢当量(METs)水平相当于() <2。 2~5。 5~7。 7~9。 >10。 通过黏附、聚集及释放反应,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 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形成血栓素A2等具有强烈收缩血管、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介质。 活化血小板在前激肽释放酶及高分子量激肽原存在的条件下,直接激活因子Ⅻ及FⅪ,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释放血小板第3因子,直接参与凝血反应。 形成血小板血栓,机械性修复受损血管。 释放血小板第X因子,直接参与凝血反应。 患者,女性,41岁,因右眼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2个月来诊。此前曾在当地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眼液滴眼治疗,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无提高。结膜混合充血,上方、鼻侧及颞侧角膜缘溃疡形成,约占3/4象限(8点钟至5点钟),最宽处位于角膜11点钟约5mm,溃疡与角膜缘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其朝向角膜中央方向有一个潜掘状的浸润进行缘。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未见积脓。左眼视力1.0,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入院后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值正常、全身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为阴性。为防止复发,后续的治疗方案是() A.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至少3周。 局部使用抗阿米巴药物至少1个月。 局部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等局部免疫抑制剂。 持续使用皮质激素滴眼液。 局部使用抗过敏药物。 一个1岁小儿临床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摄X线片测定骨龄时,应摄() 左手腕X线片。 右手腕X线片。 左腕、膝X线片。 右腕、膝X线片。 以上都不是。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预后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