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贵州住院医师急诊科题库>其他专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41岁,因右眼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2个月来诊。此前曾在当地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眼液滴眼治疗,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无提高。结膜混合充血,上方、鼻侧及颞侧角膜缘溃疡形成,约占3/4象限(8点钟至5点钟),最宽处位于角膜11点钟约5mm,溃疡与角膜缘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其朝向角膜中央方向有一个潜掘状的浸润进行缘。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未见积脓。左眼视力1.0,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入院后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值正常、全身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为阴性。为防止复发,后续的治疗方案是()

A . A.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至少3周
B . 局部使用抗阿米巴药物至少1个月
C . 局部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等局部免疫抑制剂
D . 持续使用皮质激素滴眼液
E . 局部使用抗过敏药物

通过黏附、聚集及释放反应,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 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形成血栓素A2等具有强烈收缩血管、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介质。 活化血小板在前激肽释放酶及高分子量激肽原存在的条件下,直接激活因子Ⅻ及FⅪ,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释放血小板第3因子,直接参与凝血反应。 形成血小板血栓,机械性修复受损血管。 释放血小板第X因子,直接参与凝血反应。 步行时单足着地的时相是() 双支撑相。 支撑相早期。 支撑相中期。 支撑相末期。 摆动相。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预后包括() 病因。 程度。 进展情况。 治疗措施。 持续时间。 慢性溶血的临床表现包括() 脾大。 黄疸。 血管内溶血多见。 贫血。 肝大。 男性,55岁,右小腿肿痛3天。查体:体温38C,右小腿片状红肿,鲜红色,中央较淡,边缘稍隆起,与正常皮肤界限清楚,指压可使红色消退,压力除去后红色很快恢复。下列治疗中哪项是错误的() A.抬高患肢。 青霉素静脉滴注。 右小腿红肿处切开减压。 硫酸镁湿敷。 理疗。 患者,女性,41岁,因右眼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2个月来诊。此前曾在当地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眼液滴眼治疗,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无提高。结膜混合充血,上方、鼻侧及颞侧角膜缘溃疡形成,约占3/4象限(8点钟至5点钟),最宽处位于角膜11点钟约5mm,溃疡与角膜缘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其朝向角膜中央方向有一个潜掘状的浸润进行缘。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未见积脓。左眼视力1.0,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入院后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值正常、全身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为阴性。为防止复发,后续的治疗方案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