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活教育
【答案】活的教育就是指不同于书本主义的教育。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小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活教育是陈鹤琴于1940年办江西幼师时提出的,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三大部分。其中,活教育的目的论是指“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的课程论是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2. 家庭教育
【答案】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儿童入学前,使他们在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奠定初步基础,为接受学校教育做好准备; 在儿童入学后,紧密配合学校,督促他们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继续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针对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家庭成员间进行相互开导和帮助。家庭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其主要特点是:①奠基性。在0~6岁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主要在家庭中度过,父母是子女第一位自然的、时间最长的“教师”。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品行、性格、习惯的潜移默化影响,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②感染性。父母子女的天然亲情,息息相通,有独特的相互感染教育作用。③针对性。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可以准确地针对子女存在的问题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子女也可对父母的脾气秉性进行帮助。④长期性。与学校、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持久性、连续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⑤灵活性。家庭教育面向个别成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活动随机进行,内容具体,方法灵活,富有实效。⑥社会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深受社会影响,同时也影响社会。
二、简答题
3. 《幼儿园工作规程》当中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案】《幼儿园工作规程》当中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
性格。
(4)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4. 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答案】幼儿教师应具备以下心理品质:
(1)教师有执着的事业心。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中,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严重的甚至伤害到孩子的心灵,所以教师应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2)自信、自尊。自信和自尊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基础,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会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使幼儿学习到这个良好的个性品质。
(3)意志坚强。孩子的心灵脆弱和敏感,教师要时刻保持开阔的心胸,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4)聪慧的认知能力。幼儿教师应该是心理聪敏,具备良好的认知有超敏捷的反应能力。
(5)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良好心态。教师应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改革。
(6)合作精神和能力。教育孩子的工作本身就需要相互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齐心协力为幼儿提供一致的教育影响,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7)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幼儿虽小,但也喜欢美好形象。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仪表和举止,举手投足和仪表穿着都要注意。
5. 简述幼儿体育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幼儿体育是为了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而实施的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育的重中之重。在幼儿园体育中,不能把目光放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上; 更不能允许为比赛、表演、为幼儿园争名次、争荣誉等目的而进行有伤幼儿身体的任何活动; 要充分考虑幼儿身体的特点,避免小学化,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用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各种身体活动来促进幼儿体质的增强。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
体育活动的功能必须通过幼儿自身的积极参加才可能实现,幼儿对体育活动是否喜欢,是否投入是体育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实施体育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态度,不能为了达到计划的目标,生硬地强迫幼儿训练或完成某项运动,或因为幼儿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而进行惩罚、责备,另外体育活动的难度、趣味性以及活动的设备条件等也是教师要特别关注的。
(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专门组织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惟一的途径。因为幼儿园体育的
某些目标,如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目标,仅仅靠体育锻炼是不能完成的,还必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培养和训练。因此要实现体育的目标,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体育。
(4)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体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应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如,在早操活动中,教师的示范很重要; 组织体育课,教师作为活动的指导者,要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来实现活动目标; 体育游戏中则要充分保证幼儿的自主性,户外体育活动中要保证幼儿自由、安全地活动等。
三、论述题
6. 论述我国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答案】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人的要素之一,他们有着特殊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具体如下:
(1)幼儿教师的地位
根据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和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的精神,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教师法》、《教育法》为我国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充分的法律保障。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事实,幼儿教师的奠基性工作对社会的作用越来越被全社会所认识,幼儿教师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人民的尊敬。
(2)幼儿教师的权利
①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③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
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
⑤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
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3)幼儿教师的义务
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③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④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⑤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
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