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803景观园艺综合理论(自命题)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 )始建于元代,为元代园林的代表。
A. 豫园
B. 寄畅园
C. 狮子林
D. 网师园
【答案】C
【解析】狮子林初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己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AB 两项,豫园、寄畅园始建于明代。D 项,网师园始建于南宋。
2. ( )是我国最大的古树园。
A. 陕西皇帝陵
B. 山东曲阜的孔林
C. 无锡梅园
D. 杭州孤山
【答案】B
【解析】山东曲阜的孔林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树园。A 项,陕西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C 项,无锡梅园园内遍植梅树,是江南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D 项,杭州孤山是文物荟萃的风景胜地。
3. 清代雍正皇帝颁布了( ),把所有的建筑固定为27种具体的房屋,每种房屋的大小、尺寸、比例及用料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A.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B. 《营造法式》
C. 《砖混式》
D. 《木结构式》
【答案】A
【解析】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清工部所颁布的关于建筑的术书也。全书七十四卷,前二十一七卷为二十一七种不同建筑物:大殿、厅堂、箭楼、角楼、仓库、凉亭等的结构; 自卷二十八至卷四十为斗拱的做法:安装法及尺寸; 自卷四十一至四十七为门窗隔
扇,石作、瓦作、土作等做法; 以下二十四卷则为各作工料的估计。《清工部工程做法》和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由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标准的仅有的两部古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建筑学家梁思成将此二部建筑典籍称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
4. 中国古代园林形成了私家、皇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的时期是( )。
A. 魏晋南北朝
B. 隋唐
C. 两汉
D. 未
【答案】A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文学艺术对自然山水美的探求,也促进了园林艺术的转变。私家园林逐渐增加,并已经开始走上提炼、概括自然山水美的新阶段,逐渐形成私家、皇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
5. 留园中的“冠云峰”是采用了下列石材中的( )。
A. 英石
B. 太湖石
C. 灵璧石
D. 宣石
【答案】B
【解析】冠云峰位于留园东部,林泉者硕之馆以北,因其形又名观音峰,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充分体现了太湖石“冠云峰瘦、漏、透、皱”的特点。冠云峰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
6. 江南园林以小中见大、意境深远见长。“个园”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个园”位于哪个城市( )。
A. 杭州
B. 苏州
C. 扬州
D. 无锡
【答案】C
【解析】个园在扬州新城的东关街,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大盐商黄应泰利用废园“寿芝同”的旧址建成。另有一种说法,个园最早的前身是“藤花庵”,后为“寿芝圃”,再后为马氏“街南书屋”、陈氏“小玲珑山馆”,最后归黄氏所有。黄应泰本人别号个困,}元呐多种竹子,故取竹字的一半而命园之名为“个园”。
7. 下列园林中,以叠石立意、气势雄浑著称的是( )。
A. 何园
B. 留园
C. 个园
D. 拙政园
【答案】C
【解析】个园布局紧凑,以叠石立意、气势雄浑著称。个园中的四季假山在扬州古代园林中别具特色,在国内也属罕见。A 项,何园,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至,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精彩景观; B 项,留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D 项,拙政园,以水见长,自然典雅,庭院错落,花木为胜。
8. 《园冶》的作者是( )。
A. 李渔
B. 计成
C. 文震亨
D. 张南垣
【答案】B
【解析】《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
9. 下面苏州园林中,不以集中式水面居中布局的是。( )
A. 留园
B. 狮子林
C. 网师园
D. 沧浪亭
【答案】D
【解析】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笼,磐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10.( )意谓“渔父钓变之园”,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涵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A. 个园
B. 寄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