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氨基酸的等电点。
【答案】
氨基酸的等电点是指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所处溶液的
2. 抗原、抗体。
【答案】抗原是指凡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体并能特异地与这种抗体结合的物质。
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也是机体内最复杂的分子,它以巨大的多样性识别着外部世界纷繁的抗原结构。
3. 葡萄糖-丙氨酸循环。
【答案】葡萄糖-丙氨酸循环是一种氨的转运过程。在肌肉中,由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接受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丙氨酸,丙氨酸是中性无毒物质,通过血液到达肝脏,在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下,将氮基移交or 酮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氮进入尿素合成途径,丙酮酸在肝细胞中异生为葡萄糖再运回至肌肉氧化供能。
4. 嘌呤核苦酸循环(purine nucleotide cycle)
【答案】嘌呤核苷酸循环是指骨骼肌中存在的一种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方式。转氨基作用中生成的天冬氨酸与次黄嘌呤核苷酸(IMP )作用生成腺苷酸代玻珀酸,后者在裂解酶作用下生成延胡索酸和腺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在腺苷酸脱氨酶作用下脱掉氨基又生成IMP 的过程。原因是骨骼肌中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低的缘故。
5. 基因内校正(intragenic suppressor)。
【答案】基因内校正是指发生在与起始突变相同的基因内的校正突变。
6. 糖苷。
【答案】糖苷是指单糖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分子(例如醇、糖、嘌呤或嘧啶)的羟基、胺基或巯基缩合形成的含糖衍生物。
7.
次级胆汁酸以代表。
【答案】次级胆汁酸是指由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内经细菌的作用下氧化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以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8.
端粒酶
【答案】
端粒酶
为模板催化端粒
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的逆转录酶,
由的合成,
将其加到端粒的和蛋白质组成,组
. 的重复序列互补,而其蛋白质组分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以
端,以维持端粒长度及功能。 分中含有一段短的模板序列与端粒
二、问答题
9. 过氧化氢酶的值为当底物过氧化氢的浓度为时,求在此浓度下,过氧化氢酶被底物所饱和的百分数。
【答案】所谓酶被底物饱和的百分比即是反应速度与最大反应速度的百分比。根据米氏方程知:
10.在肽链延长的第一步,
哪些因素能保证正确的氨酰进入核糖体的A 位?
【答案】有两种因素与选择正确的氨酰-tRNA 有关:(1) tRNA 反密码子和mRNA 的相应的密码子之间的碱基配对;(2) tRNA 分子同核糖体A 部位的专一结合。如果这两种因素缺乏,延长反应则不会发生。
11.为什么糖摄入量不足的爱斯基摩人,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吃含奇数碳原子脂酸的脂肪比含偶数碳原子脂酸的脂肪好?
【答案】因为奇数碳原子脂酸降解最后产生丙酰CoA , 这个化合物进一步代谢生成琥珀酰CoA ,琥珀酰CoA 将减轻爱斯基摩人糖的缺乏,并且因为增加了三羧酸循环中间物的水平因而减轻了伴随而来的酮症。
12.在酶活力测定中,如何保证测定的是酶反应初速度?
【答案】在酶活力测定中,为保证测定的是酶反应初速度,通常以底物浓度的变化在起始浓度的5%以内的速率为初速度。底物浓度太低时
,以下的底物浓度变化在实验上不易测准,所以在测定酶活力时,往往使底物浓度足够大,这样整个酶反应对底物来说是零级反应,而对酶来说却是一级反应。
13.鸟氨酸循环中的产物尿素中的两个氮原子分别来自于哪几种分子,为什么?
【答案】在鸟氨酸循环的过程中,尿素中的两个氮原子分别来自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整个过程需要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
14.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转变为草酰乙酸。但是,只有在乙酰
的活性。乙酰的这种活化作用,其生理意义何在?
调节糖异生和糖酵解。当乙酰
存在时,它才表现出较高【答案】
乙酰
水平上升时,适当底物通过三羧酸循环有利于提供能量,多余的激活丙酮酸羧化酶,促进糖异生,抑制了酵解,不浪费能源。
15.试分析为什么厌氧微生物会含有某些柠檬酸循环途径中的酶但却没有完整的柠檬酸循环?
【答案】因为该循环的某些中间代谢物,
如柠檬酸和琥珀酰
终需要被再氧化的还原性辅酶。
16.在生物膜中脂类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构成膜的主体;决定了膜的选择透过性;其运动决定膜的流动性;提供稳定膜蛋白
DG/IP3的疏水环境。生物膜中的某些脂质在信号传递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如糖脂在免疫应答中,
作为第二信使也产生于膜脂质。
等是其他生物分子的合成前体,即便是厌氧微生物也必须具备合成这些中间代谢物的能力,而完整的柠檬酸循环则会产生最
三、论述题
17.简述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的相互联系。
【答案】糖类和脂类都是以碳氢元素为主的化合物,它们在代谢关系上十分密切。一般来说,在糖供给充足时,糖可大量转变成脂肪贮存起来,导致发胖。
(1)糖变为脂肪的大致步骤为:糖经酵解产生磷酸二羟基丙酮,磷酸二羟基丙酮可以还原为甘油。磷酸二羟基丙酮也可继续通过糖酵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变成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可用来合成脂肪酸,最后由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脂肪。可见甘油三酯每个碳原子都可以从糖转变而来。如果用含糖类很多的饲料喂养家畜,就可以获得肥畜的效果。
(2)脂肪转化成糖的过程首先是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然后两者分别按不同途径向糖转
化。甘油经磷酸化生成
酸经磷酸甘油,再转变成磷酸二羟丙酮,后者经糖异生作用转化成糖。脂肪
氧化作用,生成乙酰辅酶A 。在植物或微生物体内形成的乙酰辅酶A 经乙醛酸循环生成琥珀酸,琥珀酸再经三羧酸循环形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可脱羧形成丙酮酸,然后再通过糖异生作用即可形成糖。但在人或动物体内不存在乙醛酸循环,通常情况下,乙酰辅酶A 都是经过三羧酸
循环而氧化成
和而不能转化成糖。因此,对动物而言,只是脂肪中的甘油部分可转化成糖,而甘油占脂肪的量相对很少,所以生成的糖量也相对很少。但脂肪的氧化利用可以减少对糖的需求,这样,在糖供应不足时,脂肪可以替代糖提供能量,使血糖浓度不至于下降过多。可见,脂肪和糖不仅可以相互转化,在相互替代功能上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
18.简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区别。如果要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真核细胞的基因,需要注意什么?
【答案】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与真核生物细胞质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差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核生物翻译与转录是偶联的,而真核生物不存在这种偶联关系。
(2
)原核生物的起始
酰不被甲酰化。
经历甲酰化反应,
形成甲酰甲硫氨酰真核生物起始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