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艮岳

【答案】“艮岳”是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之一,属于中国宋代的著名宫苑。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兴工,宣和四年(1122)竣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灵岳,亦号华阳宫。1127年金人攻陷汁京后被拆毁。宋徽宗赵估亲自写有《御制艮岳记》,良为地处宫城东北隅之意。

2. 《洛阳名园记》

【答案】《洛阳名园记》是北宋文学家李格非(宋代爱国女诗人李清照之父)于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撰成,记述其所亲历的比较名重于当时的园林19处,大多数是利用唐代废园的基址,其中18处为私家园林。《洛阳名园记》是有关北宋私家园林的一篇重要文献,对所记诸园的总体布局以及山池、花木、建筑所构成的园林景观描写具体而翔实,可视为北宋中原私家园林的代表。

3. 自然式山水园林

【答案】自然式山水园林是以神州大地上不同的山川为本原,以山水为景观的造园风格。中国自占以来崇尚自然,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把人与物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同时,山河壮丽的美好景色也启发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自然式山水园林由此形成。这种园林以表现自然为目的,排斥规则、对称,力避人为造作气氛,与轴线对称、几何图形、分行列队、显示人的力量的欧洲园林大相径庭。

4. 步移景异

【答案】步移景异是指在中国园林中,由于园中景物均为自然式布置,园之总体布局的不对称和景物的自然天成,以及游路的奇巧设计,所以在欣赏游玩过程中景观变化不断。

二、简答题

5. 扬州的“个园”的四季假山分别选用何种石材? 并简述选择的原因及特点。

【答案】个园以假山堆叠之精巧而名重一时,《扬州画舫录》所谓“扬州以园亭胜,园亭以叠石胜”,个园的假山即是例证。

(1)“个园”的四季假山分别选用的石材“个园”的四季假山春山选用笋石石材; 夏山采用太湖石石材; 秋山选用黄石石材; 冬山选用宣石石材。

(2)选择石材的原因“个园”的选石依据,是造园者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创造了象征春夏

秋冬四季景色的“四季假山”。

(3)“个园”的特点分峰用石结合于不同的植物配置:春景为石笋与竹,夏景为太湖石山与松树,秋景为黄石山与柏树,冬景的雪石山不用植物以象征荒漠疏寒,则四季的景观特色更为突出。这正概括了山水画家所谓“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朗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意境以及“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茧登,冬山宜居”的画理。从冬山透过墙垣上的圆孔又可以看到春日之景,寓意于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隆冬虽届,春天在即,从而为园林创造了一种别开生面、耐人玩味的意境。个园的思想是围绕着“竹”、“石”展开,并集中展现了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相特点。

6. 简述宋代文人园林的兴盛及风格特点。

【答案】文人园林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到宋代,己占据士流园林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影响及于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较之唐代已经更为成熟,风格的表现也更为明显。

(1)文人园林的繁荣背景宋代文人园林是对唐代文人园林的传承和发展。

①首先与科举制度有关

②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例如“文人画”的兴起与繁荣,导致了文人园林的进一步发展。

(2)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①简远景象简约而深远,不是单调、简单,而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主要创造一种意境,除视觉景象的简约而留有余韵之外,还借助于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取意外之旨。

②疏朗园内景物的数量不求多,因而园林的整体性强、不流于琐碎。

③雅致文人士流园林追求高蹈、雅趣,并把这种志趣寄托于园林中的山水花木,并通过它们的拟人化而表现出来。

④天然天然表现为两方面: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 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7. 论述成熟后期私家园林三大风格各自的特点。

【答案】成熟后期私家园林三大风格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各自造园要素的用材、形象和技法上,园林的总体规划也多少有所体现。

(1)江南园林

①江南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石的用量很大,大型假山石多于土,小型假山几乎全部叠石而成。能够仿真山之脉络气势,或仿真山之一角创为平岗小

②江南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

③建筑的形式极其多样丰富. 江南园林建筑的个体形象玲珑轻盈,具有一种柔媚的气质。室内外空间通透,露明木构件一般霖饰为储黑色灰砖青瓦,白粉墙垣配以水石花木组成的园林景观,

能显示出恬淡雅致有若水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 木装修、家具、各种砖雕、木雕、漏窗、洞门、匾联、花街铺地,均表现及精致的工艺水平。

④由于园林空间多样而又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均居于二大地方风格之首席。

(2)北方园林

①建筑形象稳重敦实,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封闭感,别具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

②水资源匮乏,水池的面积都比较小,甚至采用“旱园”的做法

③这不仅使得水井的建置受到限制,也由于缺少挖池的土方致使筑土为山不能太多、太高。北方园林不像江南那样盛产叠山的石材,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比较地要小一些。北京园林叠山多为就地取材,运用当地出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青石纹理挺直,类似江南的黄石,被太湖石的孔小而密,不如太湖石之玲珑剔透。这两种石材的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于北方建筑的风格十分谐调。北方叠山技法表现幽燕沉雄气度。

④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格调。园内的空间划分比较少,因而整体性较强,当然也就不如江南私园之曲折多变化了。

(3)岭南园林

①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院,建筑的比重较大。往往连宇成片。这是为了适应炎热气候而取得遮荫的效果,建筑物的平屋顶多有做成“天台花园”的,为了室内降温而需要良好的自然通风,故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其外观形象当然也就更富于轻快活泼的意趣,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以装修、壁塑、细木雕工见长,而且多有运用西方样式的

②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皱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技法,因而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具有水云流筋的形象。在沿海一带也有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的,则又别具一格。

③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之一绝

④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亦堪称岭南园林之一绝

⑤总体而言,建筑的意味较浓,建筑形象在园林造境上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