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628行政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接待工作管理
【答案】接待工作管理是指行政机关后勤管理部门对来机关办事的人员提供生活方面的接待服务,包括对内、外宾的接待服务,机关招待所的接待服务和会议接待服务等内容。
机关接待工作虽然以生活服务为主,但由于接待的主客双方所从事的活动之性质,以及机关本身的制度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因此,机关接待工作的管理,必须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以及上级领导机关有关接待工作的政策、规定、制度和纪律为要求,坚持热情有礼、周到方便、勤俭节约、内外有别、保守机密和保证安全等原则。
由于机关接待工作与机关工作作风、机关廉政建设直接相关,因此,在接待管理上,要坚决克服待人冷漠、盛气凌人的官僚作风,杜绝讲排场、摆阔气、挥霍浪费、奢侈铺张的不良风气,并按照礼仪改革的要求,简化礼仪,减少礼节性的迎来送往。
2. 政府形象管理
【答案】政府形象管理,是指政府为塑造和维护政府形象而采取的决策、组织、指挥和协调的行为。政府形象管理是系统完整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形象调查。涉及政府静态物质载体形象、动态行为形象与深层次精神理念形象等方面内容; 实际上牵涉到一个具体环节:政府自我期望形象调查、政府实际形象评估和政府形象差距分析。②政府形象塑造。政府公关人员应据特定形象目标,分别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传播沟通媒体; 针对小同公众对象和任务,选择恰当的公共关系活动方式。③形象评估与检测。目的是评估政府形象管理的效果,评估检测政府形象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总结法、公众评价法和专家评价法。
3. 逻辑数据库
【答案】逻辑数据库是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把概念数据库演化为逻辑数据库的主要工作是采用数据结构规范化原理与方法,将每个概念数据库分解成三范式的一组基本表,逻辑数据库就是这一组三范式基本表的统一体。逻辑数据库标准涉及各基本表的命名标识、主码、属性列表及基本表问的结构关系。
4. 社会契约论
【答案】各种契约理论形式在契约价值上具有共同点:①契约签订的直接动力在契约双方当事人间要达到某种目的。社会契约论中,政府权力的产生是公民与政府间订立契约的结果,其直接动力和目的都是为维护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政府权力行为必须服从这个日的,为公民之公共利
益负责。因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契约论对行政道德的内在规定。②契约意味着双方当事人间权利义务的对称,政府掌握管理社会的公共权力,同时必须负起维护公共利益的义务、责任,公民有服从政府公共权力管理的义务,同时公民有被保护公共利益的权利,有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的权利。因此,政府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必须对自己的行政行为负责。其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卢梭、抗的和罗尔斯等。
5. 行政伦理外部控制
【答案】外部控制是探讨行政伦理原则、精神和规范如何转化为相应的行政制度形式的问题,实质是行政伦理规范的文献化、法律化和常规化过程。行政伦理制度化的指向是从行政制度本身基本构成方面解决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伦理道德价值实现问题。其优点有:
①为公共行政人员的行为确立刚性标准;
②在发生利益冲突时,也可以比较利益的等级以做出选择,避免自己的自由裁量成为一种个人的任意行为。其缺点有:法制的普遍性必然不能解决特殊问题,只能解决一般问题。由于法律制度不能自动发生作用,法律制度的解释是人为的,法律制度的漏洞也要靠人来弥补。
6. 行政立法权限
【答案】行政立法权限,是关于行政机关立法权限的明确规定,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和享有行政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主要是指国务院与国务院各部委之间、国务院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亦即哪些事项应由哪级机关制定、颁布法规。换言之,哪些事项应由法律来规定,哪些事项应由其他形式的法规、规章来规定。目前我国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与法律区别的标准是颁布的机关不同,因而它们在调整对象和范围上应当有所区别。应当山法律规定的事项必须经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而不得由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制定法规或规章; 应当由行政机关的规章来规定的事项也不应由立法机关以法律形式来规定。
7. 办公室管理
【答案】办公室管理是行政流程的综合性管理,有较强的协调性、中枢性和业务性。办公室管理即依据办公室内在活动机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综合运用办公室中的人力资源,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包括四个要素:①明确的组织目标; ②服从自己目标的运转方式; ③管理人员; ④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
8. 行政首长负责制与集体负责制
【答案】行政组织中法定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行使的为首长负责制; 而法定最高决策权由委员会行使的则是集体负责制。
首长负责制的优点是事权集中,责任分明,指挥灵便,行动迅速,效率较高; 但由于权力集中于一人,容易造成行政首长的主观片面,独断专行,不易监督和制约。
集体负责制的优点是集思广益,相互监督,能够发挥群体作用,协调各力一利益和意见; 其缺点是决策和行动缓慢,权力分散,责任不明确,容易造成无人负责现象。
由此可见,首长负责制和集体负责制各有利弊,在行政组织管理中,应力求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点,克服其缺点,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
二、简答题
9. 省级预算有哪些参与者,其职能是什么?
【答案】共预算过程涉及很多参与者,它们分别履行不同的职能。有的主要是资金申请者,有的主要是资金审批者,有的主要是资金使用者,有的主要是资金使用的监督者。我国省级预算的参与者及其职责具体如下:
(1)人民代表大会
①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②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③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④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2)人大常委会(通常由财经委员会负责此项工作)
①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②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③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决算;
④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3)政府
①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②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③将下一级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④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⑤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
⑥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⑦监督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
⑧改变或者撤销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4)财政部门
①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②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③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