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单胞菌属中营养要求不高,新分离菌株在培养基上可形成特征性干燥、皱缩样菌落,粘附于琼脂表面难以移动,可产生黄色素,无荧光的是() 铜绿假单胞菌。 荧光假单胞菌。 斯氏假单胞菌。 恶臭假单胞菌。 产碱假单胞菌。
目前对麻风病最主要的防治技术措施是()。 开展防治健康教育。 早期发现病人和用MDT治疗病人。 发现并登记病人。 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心理-社会-经济康复。
主胞胎的是() 冲脉。 带脉。 督脉。 阴维脉。 任脉。
可在6.5%高盐培养基中生长的假单胞菌属是() 铜绿假单胞菌。 斯氏假单胞菌。 恶臭假单胞菌。 荧光假单胞菌。 产碱假单胞菌。
患者女,41岁,12年前因正常分娩后出现黄疸,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具体诊断经过不祥,接受泼尼松治疗1年,肝功能恢复正常,停用激素。此后无肝病相关的临床症状。10个月前因乏力就诊,实验室检查:ALT275U/L、AST253U/L、TBil21.7μmol/L、ANA1∶40,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泼尼松治疗6个月,氨基转移酶水平无好转。首先要鉴别的疾病是()。(提示:患者行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提示:汇管区淋巴滤泡形成、胆管损伤、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 A.慢性丙型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药物性肝损害。 肝豆状核变性。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血色病。
男患,56岁,以"大便后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4小时伴呕吐2次"送入急诊室。既往高血压病史13年。查体:血压200/110mmHg、左侧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低,左侧偏身痛觉减退,左倒Babinski征(+)下列治疗原则哪一项不适用于该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