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疼痛学主治医师题库>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女性,41岁。腰背部疼痛10年,加重3个月,否认外伤史,腰背部酸胀痛,运动无明显受限,晨起疼痛显著,活动后好转,劳累后加重,口服布洛芬有时有效。查体腰背部无畸形,脊柱叩击痛阴性。棘间及椎旁两侧肌肉压痛阳性,左侧显著,肌肉成条索状变硬,左肩胛下角区亦有肌紧张,压痛阳性,双下肢无异常。患者采用银针治疗,应注意事项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A . A.在同一病变区域可以反复数次银质针导热治疗
B . 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以3天为宜
C . 针刺导热部位治疗后短期内常会出现明显肌紧张现象
D . 在颈胸椎棘突两旁椎板、肩胛骨脊柱缘附着处软组织进针时要特别谨慎,切勿刺伤脊髓神经或胸膜
E . 为了强化银质针治疗效果,针刺时要采用手法产生补泻作用,或强刺激手法产生镇痛作用
F . 如果病变范围广,需要重复治疗,治疗一般先从原发的、严重的、主要的病变区域着手,然后向躯干上下或上下肢体延伸,逐个区域进行治疗

女性,41岁。腰背部疼痛10年,加重3个月,否认外伤史,腰背部酸胀痛,运动无明显受限,晨起疼痛显著,活动后好转,劳累后加重,口服布洛芬有时有效。查体腰背部无畸形,脊柱叩击痛阴性。棘间及椎旁两侧肌肉压痛阳性,左侧显著,肌肉成条索状变硬,左肩胛下角区亦有肌紧张,压痛阳性,双下肢无异常。该患者在银质针治疗中,以下哪些论述正确() A.采取相应舒适的体位,以利于操作且避免发生晕针。 定位时压痛点之间的针距为1.0~2.0cm。 常规消毒铺巾后,可以采用0.5%利多卡因局麻,或采用恩纳乳剂涂抹表面麻醉。 根据病变位置,选择长度匹配的银质针。 连接巡检仪加热探头加热,探头下端距离皮肤一般要保持至少2cm,以免皮肤烫伤。 银质针冷却后逐一起针,针眼处涂以2%碘酒,纱布覆盖,3日内患部不能浸洗。 女性,41岁。腰背部疼痛10年,加重3个月,否认外伤史,腰背部酸胀痛,运动无明显受限,晨起疼痛显著,活动后好转,劳累后加重,口服布洛芬有时有效。查体腰背部无畸形,脊柱叩击痛阴性。棘间及椎旁两侧肌肉压痛阳性,左侧显著,肌肉成条索状变硬,左肩胛下角区亦有肌紧张,压痛阳性,双下肢无异常。该患者可初步诊断为() A.急性腰背病。 B.慢性腰背病。 C.骨质疏松。 D.强脊性脊柱炎。 E.纤维肌痛综合征。 F.肌筋膜痛综合征。 女性,41岁。腰背部疼痛10年,加重3个月,否认外伤史,腰背部酸胀痛,运动无明显受限,晨起疼痛显著,活动后好转,劳累后加重,口服布洛芬有时有效。查体腰背部无畸形,脊柱叩击痛阴性。棘间及椎旁两侧肌肉压痛阳性,左侧显著,肌肉成条索状变硬,左肩胛下角区亦有肌紧张,压痛阳性,双下肢无异常。该患者为明显诊断,应进行以下辅检() A.风湿检验及血沉化验。 化验HLA-B27。 胸腰椎X线。 腹部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B超。 肿瘤标记物化验。 胸腰椎MRI。 男性,74岁。右膝肿痛20天来院就诊。无外伤史,上下楼时疼痛加重,蹲下起立困难,查体可见右膝无畸形,内侧略肿胀,局部不红不热。X线检查示双髁间嵴骨质增生,膝关节内侧间隙略变窄,结论为右膝关节退变。骨关节炎常见临床表现包括() A.膝关节疼痛。 随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且与天气有关。 有时会出现膝关节肿胀,下蹲受限。 X线表现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除膝关节外亦可侵犯其他关节。 化验检查可出现血沉、C-反应蛋白增加。 男性,74岁。右膝肿痛20天来院就诊。无外伤史,上下楼时疼痛加重,蹲下起立困难,查体可见右膝无畸形,内侧略肿胀,局部不红不热。X线检查示双髁间嵴骨质增生,膝关节内侧间隙略变窄,结论为右膝关节退变。骨关节炎X线检查一般有以下哪些表现() A.早期可无异常。 关节间隙变窄。 髁间嵴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有时关节错位。 软骨下骨板致密、硬化。 严重时关节间隙消失,呈强迫位。 负重软骨下骨质内可见囊性改变。 女性,41岁。腰背部疼痛10年,加重3个月,否认外伤史,腰背部酸胀痛,运动无明显受限,晨起疼痛显著,活动后好转,劳累后加重,口服布洛芬有时有效。查体腰背部无畸形,脊柱叩击痛阴性。棘间及椎旁两侧肌肉压痛阳性,左侧显著,肌肉成条索状变硬,左肩胛下角区亦有肌紧张,压痛阳性,双下肢无异常。患者采用银针治疗,应注意事项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