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819人文地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

【答案】语言就广义而言,是一套的沟通以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它是指人类沟通所使用的自然语言。在一个先进的社会中一般人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语言能力。语言的目的是交流观念、意见、思想等。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

2. 政治地理结构

【答案】任一政治地理单元都有一定的政治地理结构,政治地理单元是由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而成的,政治地理结构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3. 民俗

【答案】民俗的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民俗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产和民族的繁荣,有的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所以,有的民俗小断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会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4. 洪堡

【答案】亚历山大·冯·洪堡,德国科学家,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的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不仅包括地表各自然现象,还包括了人类社会活动。

5. 政治实力结构

【答案】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每一权力要素都对政治地理单元的实力及有效地使用它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只是在不同条件下其影响力不同。如果政治空间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相对稳定的基础性条件,那么政治实力结构则是政治地理单元相对活跃的要素。实力结构的变化,决定着政治地理单元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

6. 人口容量

【答案】人口容量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

量。其影响因素包括地域的开放程度、时间规定性、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生活水平的高低、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小同目标下的人口容量以及承载人口的基础,主要特点有人类在人口容量上的主观能动性,人口容量与现实人口规模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性以及人口容量对现实人口制约作用的不确定性。对人口容量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

7. 城市感知

【答案】城市感知是指城市的景观给人带来的不同印象。这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在城市里居住时间长的人与从农村或较小市、镇来大城市的人则会感到城市烦躁、忙碌,过于紧张; 也有人虽然感到不习惯,但又感到好奇,能够逐渐适应。

8. 城市地域结构

【答案】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是己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9. 城市系统

【答案】城市系统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成为有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系统,在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流、能量流、人员流、信息流的交换。城市系统内,大小城市之间还有等级从属及职能联系的关系,它们是人、中、小有规律的排列与组合。

10.城市同心圆理论

【答案】城市同心圆理论是指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环绕市中心呈同心圆带向外扩展的结构模式。为城市地域结构的基本理论之一。由伯吉斯提出,根据他的理论,城市可以划分成5个同心圆区域,居中的圆形区域是中心商务区,这是整个城市的中心,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市民生活和公共交通的集中心。在其核心部分集中了办公大楼、财政机构、百货公司、专业商店、旅馆、俱乐部和各类经济、社会、市政和政治生活团体的总部等。

11.决策支持系统

【答案】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该系统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通过人机交互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它通过与决策者的一系列人机对话过程,为决策者提供各种可靠方案,检验决策者的要求和设想,从而达到支持决策的目的。

12.斯匹克曼

,围堵政策之教父’,【答案】荷兰裔美国人,地缘战略学家,国际关系学者,被称为’。他是

美国外交政策的古典现实主义的发起者之一,将东欧政治思想带入美国。斯皮克曼出过两本谈外交政策的书,从斯皮克曼的地理学与外交著述看来,他支持地理决定论。

二、简答题

13.简述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答案】(1)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结构

①经济区系统

经济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旱出现的经济地域组织形式,世界各国各地区现已形成不同等级的经济区系统。

a. 经济区主要标志:

经济地域专门化与区内经济的协作为。

b. 经济区的影响因素:

中心城市的经济吸引与扩散作用,对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交通运输网络成为区内外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c. 经济区形成的意义:

经济区及其他地域系统在促进劳动地域分工的深化,加强地域专门化与协作,发展市场经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经济地带系统

a. 经济地带系统产生原因:

经济地带系统是由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而产生的。 b. 经济地带系统特点:

经济地带系统特点主要表现在大的地域范围内经济呈现带状分布和地带间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梯度差异的特点。

c. 经济地带系统形成的意义:

经济地带反映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逐步推进的趋势,也是工业生产不断集中和逐渐分散的必然结果。

③城市地域系统

a. 城市地域系统产生原因:

城市地域系统也是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产物。

b. 城市地域系统分布特点:

第一,城市分布往往直接受产业分布的影响,并表现出有规律的地域组合特点。

第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城市带、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以及不同等级的城市,组成统一的城市地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