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之宪法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之宪法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之宪法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14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之宪法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27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之宪法学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41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之宪法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50
一、简答题
1. 国务院总理负责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我国现行《宪法》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卜规定国务院实行首长负责制。《宪法》第86条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1)国务院总理负责制
①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经全国人大决定后由国家主席任命,因此,总理担负起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职责,他须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承担行政责任。
②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由总理提名,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必要的时候,总理有权向全国人人或全国人人常委会提出免除他们职务的请求。
③国务院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负责某一方面的专门工作,他们均须向国务院总理负责。
④总理主持和召集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会议议题由总理确定,重大问题必须经全体会议或常务会议讨论,总理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国务院的决定。
⑤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或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议案,国务院任免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均须由总理签署才有法律效力。
(2)总理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是山国务院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国务院的性质是行政机关,任务是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权力机关采取合议制的形式,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保证民主。而行政机关是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则需要高度的权力集中,才能高效、及时和果断地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和突发事件。如果行政机关也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势必因开会、讨论、表决而延误时日,影响国务。因此,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符合现代社会对中央政府高效率的要求。
2. 回顾并总结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答案】(1)罗斯福新政的过程
①罗斯福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和大萧条时当选美国总统,为摆脱危机,他开创性地采取了一系列被称之为新政的有关复原、救济和改革立法等的措施,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全国产业复兴法。然而,由于这此举措与自由资本主义精神相违背,因而经常被联邦最高法院宣告违宪。
②罗斯福遂启动“填塞法院”计划,试图将最高法院法官人数从原本的九名增至十五名。罗斯福的计划严重违反了美国宪法所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因而没有为国会所批准。
③自此以后,联邦最高法院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并在很大程度上默认了行政对经济、社会生
活的十预是合宪的,因此引发了宪法精神的重要转变。
(2)新政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①总统的行政权进一步扩大,议会赋子总统广泛的委托立法权;
②在联邦与州的关系上,联邦中央的权力得到强化;
③政府广泛干预社会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宪法完成了向现代宪法转型的进程,并为二战后宪法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3. 从中国现行《宪法》的修正案中总结宪法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1)宪法修正案中对经济制度的有关规定
我国现行宪法制定实施后,迄今为止共经过4次修改,通过了31条宪法修正案,其中有16条是关于经济方面的。例如1999年修正案规定:经济方面强调各种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共存; 农村经济制度由联产承包制走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宣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
(2)宪法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①事实上,自1982年现行宪法实施以来,每次修宪的焦点都离不开宪法与经济制度的关系。生产力是社会生活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是相对稳定的因素,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求生产关系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要求宪法中有关经济制度的规定发生相应的变化,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在宪法中确立和巩固下来。宪法对经济制度的有关规定,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有关经济制度内容变化的规定,既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人民对国情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经济制度在宪法中得到体现,有利于充实宪法的内容,体现为经济宪法
4. 什么是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答案】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均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民群众享有的基本权利,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的含义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对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有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出版自由是公民有以出版物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2)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的联系
①言沦自由在公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一种形式。因为言论是公民表达思想和见解的基本形式,也是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基本工具,它还是联结人民群众、形成人民意志的重要手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言论自由的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民主化程度。②与言论自由一样,出版自由也要依法享有和行使,除了要遵守上述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外,还不得利用出版物来传播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
(3)言论自山与出版自山的区别
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的区别仅仅在于它是以出版物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和见解。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既是交流思想和见解的手段,也是进行思想教育和促进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一种手段。
(4)行使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的限制
①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也同样应该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即不得利用言论自由煽动群众反对政府,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定; 不得利用言论自由对他人的人格尊严进行侮辱诽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上的这种规定,是保障言论自由的一种必要手段。
②针对出版自由的限制有两种通用的做法:a. 预防制,这是一种事前干预的办法。b. 追惩制,这是一种事后干预的办法。我国现在施行的是预防制和追惩制相结合的办法。
5. 居民委员会的任务是什么?
【答案】居民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有: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
(2)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调解民间纠纷。
(4)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5)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6)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此外,居民委员会应对编入居民小组的被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进行监督和教育。
6. 中国在立宪时要解决的问题与西方有哪些不同?
【答案】(1)中国立宪思想产生的背景与西方不同
中国立宪思想产生于国家积弱、政府软弱无能的时代。抗日战争开始以后,中国的宪法思想更加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强政府主义。为了调和富强要求与有限政府之间的矛盾,中国在制宪过程中引入了阶段论思维。西方立宪思想产生与国家富强的时代,有限政府的思想根深蒂固。
(2)中国立宪时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与西方不同
中国主张不同国家机关之间权力协调而非权力制约,当三权分立原则被引进到中国时,却逐渐被各种各样的集权论与分工协作理论所代替。分权与制衡原则是西方宪法学理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3)中国立宪时的权利观念与西方不同
在中国的法律传统中,权利产生于国家权力并且最终服从于国家权力的思想根深蒂固。强调统治权之间的协调关系、主张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统一性最终仍然共同指向国家建设的需要。在西方,天赋人权,主张权利是与生俱来的,国家权力不能侵犯个人的权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