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717应用音乐综合理论A[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717应用音乐综合理论A[专业硕士]考研题库(一).. 2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717应用音乐综合理论A[专业硕士]考研题库(二) 11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717应用音乐综合理论A[专业硕士]考研题库(三) 20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717应用音乐综合理论A[专业硕士]考研题库(四) 29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717应用音乐综合理论A[专业硕士]考研题库(五) 37

一、填空题

1. 1821年,作曲家_____创作的歌剧《_____》不仅开创了浪漫主义德国歌剧,也是浪漫主义时期开端的标志。

【答案】韦伯,自由射手

【解析】《自由射手》是德国作曲家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创作的歌剧,开始创作于1819年,1821年在柏林皇家歌剧院首演。歌剧脚本是韦伯的朋友金特,根据德国作家阿佩尔的故事集里关于恶毒猎人的古代民间传说改写而成。这部歌剧不仅开创勒浪漫主义德国歌剧,也是浪漫主义时期开端的标志。

2. 在巴罗克三种协奏曲中,沿用至今、并成为现代协奏曲主要形式的是独奏协奏曲,在巴罗克时代影响最大的是_____。对巴罗克协奏曲体裁发展贡献较大的意大利作曲家有_____、托雷利和维瓦尔第,后者的小提琴协奏曲《_____》是西方音乐史最早的标题音乐之一。

【答案】大协奏曲; 科雷利; 四季

【解析】17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产生的一种器乐体裁—协奏曲。巴罗克协奏曲有三种不同的组合形态: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将乐队分成两组,强调小组与大组之间的对比,在巴罗克时代影响最大; 乐队协奏曲是乐队中的各乐器既起独奏组的作用,又组成合奏,强调互相之间的对比竞争,具有协奏风格; 独奏协奏曲突出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问的对比,沿用至今、并成为现代协奏曲。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作曲家阿尔坎杰诺·柯雷利(1653~1713)、朱塞培•托雷利和安东尼奥•维瓦尔第(1675~1741)。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西方音乐史最早的标题音乐之一。。

3. 中世纪时期,格利高里圣咏应用于每日教堂里的宗教功课_____和重要节日的礼拜仪式_____中。

【答案】十三课; 弥撒

【解析】格利高里圣咏是西方教会单声圣歌的主要传统,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的罗马天主教宗教音乐。它主要是在第9世纪和第10世纪,法兰克人到达西欧和中欧期间发展起来,后来继续有所增加和编写。中世纪时期,它应用于每日教堂里的宗教功课十三课和礼拜仪式弥撒中,历史意义深远。

4. 新古典主义者采用古典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形式构建作品,写作_____、_____等体裁,用线性的_____取代浪漫主义的和声思维,远离大型管弦乐队,恢复到小型室内乐队的编制,强调音乐自身的表达能力,摆脱“标题音乐”的影响,写作纯音乐作品,感情表达冷静理性,不过多渲染个人主观感受。

【答案】大协奏曲/帕萨卡里亚; 赋格/卡农; 复调思维

【解析】新古典主义是对后浪漫主义的反动。它复兴巴罗克时期的大协奏曲、帕萨卡里亚、赋格、卡农等体裁; 线性的复调思维取代浪漫主义的和声思维; 不用大编制的管弦乐队,爱好小型室内乐队的编制和朴实无华的效果; 提倡“纯音乐”,认为标题是多余的。

5. 柏辽兹称他的大型戏剧合唱作品《浮士德的责罚》为_____,这部作品带有_____体裁和_____体裁的倾向,既可在剧院演出,也可在音乐厅演出。

【答案】戏剧传奇; 交响曲; 歌剧

【解析】柏辽兹称他的大型戏剧合唱《浮士德的沉沦》为戏剧传奇,根据法国诗人纳瓦尔所译的歌德《浮士德》的情节而写。这部带有交响曲体裁和歌剧体裁倾向的作品,既可在剧院演出,也可在音乐厅演出。

6. 1829年,门德尔松指挥演出了巴赫的大型宗教声乐作品《_____》,推动了巴赫声誉的复兴,1843年,他又主持创办了德国第一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_____。

【答案】马太受难曲,莱比锡音乐学院

【解析】“马太受难曲”由巴赫于十八世纪创作,1829年,门德尔松对其指挥演出,推动了巴赫声誉的复兴。在音乐教育上,门德尔松在1943年,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一一莱比锡音乐学院,为后来德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 中世纪贵族阶层的诗人音乐家称为_____,起源于法国,北部地区称为_____,南部地区称为_____。

【答案】游吟诗人; 特伦威尔; 特罗巴杜尔

【解析】中世纪贵族阶层的诗人音乐家称为游吟诗人,发源是法国南部。北部的游吟诗人被

称作特伦威尔,以奥依语写作; 南部的游吟诗人被称作特罗巴杜尔,以奥克语或普罗旺斯语写作。

8. 马勒的_____《大地之歌》共有6个乐章,分别采用了中国唐代诗人_____、_____等人的诗歌为词。

【答案】交响声乐套曲; 李白; 王维

【解析】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是马勒交响音乐创作最后阶段的硕果,共有6个乐章,歌词取自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王维、孟浩然的诗歌,重现了管弦乐与人声完美结合的形态。

9. 正歌剧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它严肃庄重,题材多来自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最早演出于贵族府邸,后逐步转移到公开歌剧院。诗人和剧作家梅塔斯塔济奥写作了27部正歌剧台本,将正歌剧的音乐形式固定为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的结构。巴罗克时期,重要的正歌剧作曲家有出生在意大利的_____和出生在德国的_____,18世纪中下叶,正歌剧走向衰落,莫扎特仍然写作了正歌剧作品《_____》。

【答案】斯卡拉第; 亨德尔; 狄托的仁慈

【解析】正歌剧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题材多取自古代神话、古罗马历史和宗教故事。梅塔斯塔济奥写的27部歌剧台本是正歌剧程式化的典型,。每部歌剧包含5幕巧场,由宣叙调和咏叹调互相交替组成,意大利的斯卡拉第和德国的亨德尔是巴罗克时期重要的正歌剧作曲家。沃尔夫冈·莫扎特(1756~1791)在18世纪中下叶写作了整个剧作品《狄托的仁慈》。

10.中世纪奥尔加农的发展阶段分别为_____、反向和斜向奥尔加农、_____和有量奥尔加农。

【答案】平行奥尔加农; 华丽(花唱)奥尔加农

【解析】中世纪奥尔加农是9世纪至14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根据其历史发展阶段,可分为4种类型:平行奥尔加农、反向和斜向奥尔加农、华丽(花唱)奥尔加农和有量奥尔加农。

二、名词解释

11.坎佐纳

【答案】坎佐纳(canzona )在16世纪20年代产生,稍晚于利切卡尔。受法国尚松的影响,16世纪70年代重奏形式的坎佐纳逐渐形成。在发展中坎佐纳形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保持尚松风格的四声部类型; 第二类是带有利切卡尔特点的类型; 第三类是在结构上更为自由,采用多种形式的对比,运用重复和再现原则的类型。

12.标题交响曲

【答案】带有文字说明或者与文学或绘画作品相联系的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的各乐章都有作曲家亲自写作的文字说明,以指导听众正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标题交响曲的范例。

13.《未完成交响曲》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b 小调第八交响曲》的别称,只有两个完整的乐章,第I 乐章有草稿留下,是1822年为感谢格拉兹音乐协会选他为荣誉会员而题赠的作品,1865年被发现,在维也纳首演。关于该作品为何没有完成,众说纷纭。

14.牧歌

【答案】16世纪意大利主要的世俗声乐体裁。14世纪已产生,是二至三个声部的抒情歌曲,多为田园诗或爱情诗,以“利都奈罗”为结束段,“新艺术”作曲家兰迪尼写作了大量牧歌。16世纪牧歌是为知名诗人诗歌谱曲的抒情歌曲,其直接前身是弗洛托拉。早期牧歌为无伴奏形式,